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2762篇
化学   2952篇
晶体学   67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183篇
物理学   20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本文采用基于嵌入原子法的正则系综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原子尺度上计算了包含87个原子的Cu87金属团簇在连续升温和急冷降温时的结构演化过程。根据原子平均势能、对分布函数、原子堆积结构和主要原子键对数目随温度的变化表明,温度的不同极大地影响团簇内的原子堆积结构。在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团簇内原子堆积结构出现由密排六方、二十面体直到无序堆积的变化。在急冷降温过程中,随着急冷温度的降低,团簇内由出现的一定数量的二十面体和面心立方的局域结构、数量不一的HCP,FCC和二十面体局域结构,直到急冷温度较低时的一定数量的二十面体局域结构。  相似文献   
952.
第一性原理对GanP-m阴离子团簇结构及其光电子能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GanP-(n=2-7)和GanP2-(n=1-6)阴离子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上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了GanP-(n=2-7)和GanP2-(n=1-6)团簇的基态结构.这些阴离子团簇的几何结构随着n的增大,在n=5时由平面结构转化为立体结构;在GanP2-(n=1-6)团簇中,P-P比Ga-P容易成键;在GanP-(n=2-7)和GanP2-(n=1-6)阴离子团簇中,Ga3P2-,Ga4P2-,Ga5P2-和Ga6P-的基态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953.
使用相对论和非相对论赝势,在HF和MP2理论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混合/掺杂团簇(M2Te)3(M=Au, Ag, Cu) 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团簇存在具有D3h,C2v和C3v对称性的三种稳定异构体,并且各异构体之间能量相差很小.电子相关效应对M-M键长的修正十分显著,而对M-Te键长和Te-M-Te键角的修正非常小.相对论效应使所有键长变短、Te-M-Te键角变大.两种效应都提高振动频率、降低能量,使团簇结构变得更加紧凑,使多聚物趋于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954.
以青霉胺(DPA)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一锅法一步制备了青霉胺稳定的铜/银双金属纳米簇(DPA-Cu/Ag NCs),并将其作为一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该银离子传感器具有价格低廉、分析速度快速、选择性高等特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表征了DPA-Cu/Ag NCs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并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DPA-Cu/Ag NCs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该DPA-Cu/Ag NCs在激发波长为300 nm时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55 nm,其溶液在可见光照射下呈现乳白色,在紫外灯照射下则呈现出明亮的黄色荧光。在DPA-Cu/Ag NCs的制备条件达到最优化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作为探针,用来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地检测银离子。该探针检测银离子的检测限为0.3μmol/L,线性范围为0~500μmol/L。该DPA-Cu/Ag NCs探针还可应用于自然环境水样(湖水、瓶装矿泉水和实验室自来水)中银离子浓度的检测,其检测性能十分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表明DPA-Cu/Ag NCs探针在环境检测方面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5.
结合半经验原子间势及遗传算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计算研究了Cun(n=2-12)及Cun±(n=2-12)的基态与低激发态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对中性团簇在n=3-6时基态为平面结构,而对于带电体系n=3-5时基态为低维结构,其中平面结构都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对含更多原子的立体结构,基态主要以五角双锥为基本结构单元,传统的高对称性结构在小铜团簇基态中不占优势;计算所得Cun(n=2-12)中性体系结合能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而结合带电体系计算所得团簇电离能与亲和势也与实验相符合;团簇电子结构的相关曲线(电离能、亲和势、二阶差分能)均呈现明显的奇偶振荡现象,这与含偶数电子Cu团簇的相对高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6.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选用类Li原子解析波函数,用变分法计算了H52 团簇正四面体中心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93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4.3792 Hartree(a0=0.529177×10-10m,1 Hartree=27.2 eV).这表明H52 团簇的正四面体中心结构是稳定的结构,H52 团簇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957.
刘颖  葛培文  苏少奎  张丽娟  王云平 《物理学报》2004,53(11):4015-4020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考察了Mn12-Ac磁性分子晶体从室温到270℃的热失重过程.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认为在第一个失重阶段,即25—110℃,Mn12-Ac失去了处于团簇分子间隙的结晶乙酸和结晶水,同时失去了团簇分子中与4个Mn3+配位的4个H2O,Mn12-Ac单晶结构被破坏,但是团簇分子的基本结构依然存在;在第二个失重阶段,即180—230℃,Mn12-Ac转变为γ-Mn2O3,其中混有少量Mn3O4. 关键词: Mn12 分子团簇 热重-差热分析 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958.
提出一种利用深海目标回声多途亮点簇时延和幅度结构匹配估计目标深度的方法。目标回声结构是双程信道传递函数和目标声散射函数的卷积,在深海近海面或近海底条件下表现出回声亮点簇的特性,且亮点簇时延幅度结构与目标深度相关,可用于估计目标深度。建立了在深度-距离网格上利用非线性规划代价函数对目标深度进行匹配估计的方法。分别对簇间时延偏差和海水声速剖面(SVP)偏差对匹配估计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一次南海冬季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深1 km、距离5~8 km条件下,水下40 m处的目标回声呈现出3个时延间隔约0.3 s的亮点簇结构,将其用于目标深度匹配估计的误差范围在0~65 m。  相似文献   
959.
二维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可以维持到单层极限下,为在二维尺度理解和调控磁相关性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也使其在光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晶体结构为层状堆叠的过渡金属卤化物具有部分填充的d轨道和较弱的范德瓦耳斯层间相互作用等特性,是合适的二维磁性候选材料.结合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不仅可以精准调控二维磁性材料生长达到单层极限,而且可以结合扫描隧道显微术等先进实验技术开展原子尺度上的物性表征和调控.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二维磁性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并展示了近几年来通过MBE技术生长的二维磁性过渡金属卤化物以及相应的电学和磁学性质.随后,讨论了基于MBE方法对二维磁性过渡金属卤化物的物性进行调控的方法,包括调控层间堆垛、缺陷工程以及构筑异质结.最后,总结并展望了二维磁性过渡金属卤化物研究领域在未来的发展机会与挑战.  相似文献   
960.
利用低温STM研究了非手性的棒状并五苯分子在Bi(111)表面形成的手性风车团簇.在团簇内部,并五苯分子分别沿Bi(111)的3个对称轴方向平行排列,形成6个不同的分子带.在每个分子带中,相邻分子之间有一个滑移错位.当平行排列的分子数多于4时,滑移错位发生反向,形成弯曲的风车扇叶.我们认为,分子的滑移错位来自于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而滑移错位的反向是团簇内部的吸引力导致的密堆积的结果.这两种作用的竞争是形成手性风车团簇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