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32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111篇
数学   175篇
物理学   8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甲烷水合物分解及自保护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 在温度T = 240, 260, 280和300 K的条件下模拟了Ⅰ型甲烷水合物晶体的分解过程. 研究发现,水合物分解后将在相界面上形成一层“准液膜”,准液膜中水分子的结构性质、空间取向和动力学性质均出现由“似晶”到“似液”的渐变过程. 在水合物分解过程中, 准液膜的存在对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的扩散形成传质阻力. 由于甲烷分子必须穿过准液膜才能进入气相, 准液膜的传质阻力抑制了甲烷分子向气相的扩散过程, 致使水合物的分解速率随之降低, 从而产生自保护效应. 当温度低于水的冰点时, 准液膜中水分子的“似晶”程度较高, 准液膜的传质阻力较大, 自保护效应较明显. 当温度高于水的冰点时, 准液膜中水分子的“似液”程度较高, 准液膜的传质阻力显著下降, 水合物的自保护效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2.
碱-乙二醇法制备的"非保护型"金属及合金纳米簇由表面吸附的溶剂分子和简单离子实现稳定化,它们被广泛用于制备高性能复相催化剂和研究复相催化剂中的尺寸、组成、载体表面基团以及修饰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关于此类非保护金属纳米簇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的认识尚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采用原位快速扫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QXAFS)、原位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碱-乙二醇法合成中非保护型金属胶体纳米簇的形成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在碱-乙二醇法合成非保护型Pt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室温下即有部分Pt(IV)被还原至Pt(II)。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OH-逐渐取代与Pt离子配位的Cl-,在Pt―Pt键形成之前,反应体系的UV-Vis吸收光谱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纳米粒子的散射信号,原位QXAFS分析表明Pt纳米簇是由Pt氧化物纳米粒子还原所形成的;在Ru金属纳米簇的形成过程中,OH-首先取代了Ru Cl_3中的Cl~-,形成羟基配合物Ru(OH) _6~(3-),后者进一步缩合形成氧化钌纳米粒子,最终Ru金属纳米簇由乙二醇还原氧化钌纳米粒子形成。由于先形成了氧化物纳米粒子,后续的还原反应被限制在氧化物纳米粒子内,使最终得到的非保护型金属纳米簇具有尺寸小、分布窄的特点。本工作所获得的知识对发展高性能能源转化催化剂、精细化学合成催化剂、传感器等功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开放性设计实验完成氨基脱保护实验的教学。指导学生以回收的乙酰苯胺为原料,自主设计乙酰苯胺在酸、碱条件下水解正交实验方案并分组独立操作,制备并提纯苯胺,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苯胺收率,筛选出乙酰苯胺最佳的水解条件。对所选实验班级近3年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验证实验考察了结果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4.
Fmoc保护氨基酸与Wang树脂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保护氨基酸、Wang 树脂取代度、树脂粒度、搅拌方式对Fmoc-氨基酸-Wang树脂连接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保护氨基酸分子量的大小会因产生不同的位阻而影响缩合反应的效率, 分子量越小缩合效率越高; Wang树脂的取代度较高时, 已缩合的氨基酸给后续保护氨基酸的缩合形成阻碍, 使缩合效率降低; 粒径较小和搅拌较好时, 对保护氨基酸的粒内外扩散有利, 可提高反应速度和缩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5.
Synthesis and photochemistry of acridin-9-ylmethoxycarbonyl(Amoc)as a new photochemically removableprotecting group for alcohols were described.Three carbonates of alcohols 1—3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condensation of 9-hydroxymethylacridine and chloroformates of alcohols,including benzyl alcohol,phenethylalcohol and one galactose derivative.The photolysis of protected alcohols can efficiently release the correspondingalcohol in the efficiencies(Q_(u1)ε)of 100—200(quantum yield Q_(u1)=0.011—0.023,and molar absorptivity ε=9.1×10~3—9.8×10~3 mol~(-1)·L·cm~(-1))under 360 nm light.  相似文献   
106.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亚健康与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称疲劳综合症,亚健康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查不出什么病,但自己难受自己才知道的那种状态。当今有相当多的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强,饮食随意,上网过度,烟酒和应酬无节制,长期超支自己身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7.
铈在水鳖叶片内的分布及生理和结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分布广泛的高等浮水植物--水鳖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的含不同浓度Ce的水溶液中培养7 d,研究了Ce在水鳖叶细胞中的分布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随着Ce浓度的增大,水鳖叶片褪绿程度逐渐加重,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下降. Ce对保护酶系统存在不同影响,分别在2.5和5 mg·L-1时诱导SOD和POD活性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但POD活性都高于对照,SOD则受到明显抑制,而CAT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 Ce导致可溶性糖在水鳖叶片内显著积累.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 mg·L-1 Ce时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2.98%,其后则下降并与Ce浓度显著负相关. SDS-PAGE电泳表明,当Ce浓度大于2.5 mg·L-1后,分子量为141.9,54.8和15.8 kD的蛋白/多肽表达逐渐减弱,但同时诱导出了分子量为33.0和20.7 kD的新蛋白. 电镜观察发现Ce对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结构造成明显损伤,主要是被膜或外膜破裂和核质消失. 定位结果显示Ce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以及细胞壁和质膜之间,原生质体内部没有观察到. 结果表明,(1)Ce不仅损害了水鳖的生理活性,而且也破坏了细胞的超微结构,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2)光合色素是反应最敏感的生理指标. (3)在实验周期内,Ce对水鳖的半效应浓度(EC50)为10 mg·L-1,水体最大允许浓度为1 mg·L-1.  相似文献   
108.
合成的3',6'-对戊酰硼荧光素是一种基于去保护机理的高灵敏H2O2荧光增强化合物, 能灵敏地检测出样品中H2O2的含量. 用IR, 1H NMR 对该探针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且讨论了反应时间、溶剂、碱对探针合成的影响. 研究了探针的最佳响应时间, 结果表明检测过程中反应的最佳时间为3 min. 该探针在2.3×10-12~2.0×10-8 mol/L H2O2溶液范围内呈荧光增强趋势, 检测下限为2.3×10-12 mol/L. 此探针重现性良好, 在血清中检测H2O2的回收率在93.9%~102.2%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酚;羟基保护;催化加氢;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0.
A series of α-N,N-dihydroxyethylaminopropyl-ω-butylpolydimethylsiloxan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were synthesized. The preparation included five steps which were hydroxyl protection, alkylation, an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hydrosilylation and deprotection. The structure of reaction products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GC, 1H NMR. 2007 Qing Si Zhang.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