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769篇
化学   1248篇
晶体学   99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439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环境光对PE塑料薄膜近红外激光拉曼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文涵  吴小琼  杨未  张丹 《光谱实验室》2006,23(6):1135-1138
探讨了环境光自然光和室内荧光灯光的存在,对PE透明塑料薄膜的近红外激光拉曼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环境光,会对近红外拉曼光谱产生不同的明显特征峰.自然光干扰产生的是以倒峰群形式为主,而室内荧光灯光造成的干扰主要以尖锐的脉冲峰形式.虽干扰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严重地影响,在测定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忽略.建议在进行透明塑料近红外拉曼光谱检测时,须在暗室或暗罩遮光保护中进行,以完全隔离环境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乙腈在金电极上的解离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结合合适的电极表面粗糙方法研究了非水体系 0 1mol/LLiClO4 /CH3CN溶液中 ,乙腈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非水体系中乙腈可在金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产物CN- 离子与电极表面作用形成的表面配合物可在较宽的电位区间吸附于电极表面。溶液中的微量水、激光照射以及电极电位均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拉曼谱图的比较得出乙腈分子解离出的CN- 在金电极表面比在银电极表面有更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不同的几何配置测量了Nd:LuVO4晶体的室温拉曼光谱,根据群论对称性分类计算了该晶体的红外和拉曼活性振动模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指认了测定的特征谱线。测量并分析了Nd:LuVO4晶体A1g全对称类的高温拉曼光谱,讨论了拉曼频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认为晶体的热膨胀是引起拉曼频移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高性能ZnO纳米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其拉曼光谱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六面顶高压设备制备了高密度、低脆性、纳米级的ZnO块体材料,用MDI/JADE5 X射线衍射仪(Cu靶)和XL30S-FEG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压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E55+FRA106/5傅里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仪通过ZnO块体样品位于50—500cm-1之内的拉曼光谱, 研究了极性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特征.发现在极性半导体ZnO纳米块体材料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尺寸限制效应. 关键词: ZnO纳米块体 拉曼光谱 尺寸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45.
 为进行弱信号检测,研究在脉冲雷达中获得大信号时间宽度与信号带宽积的方法,利用伪随机编码方法调制超宽带短脉冲,可以在保持子脉冲信号带宽的情况下,以低功率发射长脉冲串类噪声信号,而提高信号的能量,提高探测距离。通过仿真实验得出,利用伪随机编码技术可以使超宽带信号具有更强的探测能力,可以在回波信号功率水平远远小于噪声水平(如信噪比5%)的情况下实现对探测目标的高保真成像。  相似文献   
46.
An intense comb-shaped Raman spectra were obtained from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x(2) photonic crystal - a hexagonally poled LiTaO3 crystal with lattice parameter 9 micros. The lowest Raman shift was down to 2 cm^-1 and the order of anti-stokes and stokes signals both achieved 11. The novel Raman spectra were mediated first by intense phonon-polariton fields, which were driven through the quasi-phase-matched coupling between the incident dual-beam both from an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 laser, and further amplified greatly also by such quasi-phasematched nonlinear optical process. The dependence of the Raman spectra character on the wavelength and intensity of incident beam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which accordingly revealed information of the inelastic scattering and the elementary excitation in the nonlinear medium. These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suggest technological importance for developing a novel Raman laser with the multi-wavelength output and a tunable frequency interval and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quantum optics.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无催化剂直接蒸发高纯Zn粉,在800℃氧气氛条件下,在Si(111)衬底上生长得到以四角状为主的纳米ZnO(T-ZnO)。T-ZnO纳米线每个角约互成110°,长度约为1.5μm,直径100nm左右;Raman分析表明E2(H)普遍存在于各形态的ZnO;光致发光光谱表明,T-Zn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除了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杂质缺陷有关,蓝绿光带是ZnO的缺陷产生的。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对碳青霉烯药物亚胺培南进行光谱检测,并对其的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了亚胺培南在固相状态下的结构形式,从而为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由于原子簇化合物在催化,生物活性,功能材料等方面所呈现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无机和物理化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中和谱学方法对一些具有混配体的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结构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50.
We investigate the capillary effect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in the wetting, drying and rewetting stages of porous silicon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 reversible capillary effect and an irreversible oxidation effec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The lattice expansion of the porous-silicon layer is observed to decrease slightly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tensile residual stress increases rapidly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with the change of about 82 MPa for the oxidation effect and the change of 2.78 GPa (enough for cracking) for the capillary effect. Therefore, the capillary effect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in the stages. A simple microscopic liquid-bridge model is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capillary effect and its reversibility. The capillary emergence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a great deal of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of porous silic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