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化学   726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36篇
物理学   14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研制了两幅激光差分干涉诊断系统,可在一次实验中获得两幅间隔3~12 ns的高分辨干涉图像。该系统采用分光延时装置产生两束有一定夹角和时间间隔的探测激光脉冲,采用特殊的偏轴4f传像系统在同一块CCD的不同区域产生两幅干涉图像。应用该系统开展了铝丝阵Z箍缩激光干涉诊断实验,获得了丝膨胀和消融、晕等离子体产生和发展、以及先驱等离子体产生和发展等Z箍缩演化过程的实验图像,并给出了Z箍缩早期阶段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2.
 超声波电机(Ultrasonic Motor,USM )是国外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事实上,在超声波电机问世之前,已有以压电效应进行驱动的电机,但其频率并不局限于超声波范围内。早在1984年,威廉和布朗就申请了“压电马达”的美国的专利;1964年,前苏联基辅理工学院设计了第一个压电旋转电机;1970~1972年西门子和松下发明了压电步进电机,不过因为无法达到较大的输出转矩而没能实际应用。1980年日本指田年生研制成超声波压电电动机(即现代意义上的超声波电动机),克服了传统压电电动机转换效率低和变位微小的缺陷,使压电电动机进入工业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43.
声荧光应用于生物组织成像研究是最近二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本文报道利用高灵敏度的致冷CCD探测系统获取了活体声荧光图像,同时利用一种能在活体内增强声荧光的化学发光试剂FCLA(Fluoresceinyl Cypridina Luminescent Analog,海荧荧光素类似物),成功地实现了在动物在体成像,这种方法可望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4.
正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XoséLuís Deán-Ben和Daniel Razansky已实时演示了三维多谱光声生物成像。在光声成像技术中,激光束首先被生物组织吸收,然后促使一种特有的声信号形成,而这种信号又会以与超声波相同的方式被检测到。这种技术在体内生物过程的成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在深层组织中具有优越的光学对比度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要在活组织中探测到造影剂等各种物质,就需要  相似文献   
145.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的纵波传播速度,进一步测量该固体的杨氏模量,得到了测量固体杨氏模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6.
介绍了基于Cassy Lab软件下的超声波干涉实验,提出了利用超声波干涉现象测量声速的方法.根据干涉理论推导了峰谷法测量声速的计算公式.分析和探讨了峰谷法计算声速的误差来源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研制了一台高分辨率极紫外光谱仪,用于磁约束等离子体诊断。采用一块具有平场特性的全息球面变线距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光栅公称线密度为1 200 lines·mm-1,掠入射角为3°。一台可深度制冷、背照式面阵CCD作为光谱探测器,用机械快门控制曝光时间。通过CCD在光谱聚焦面的移动,可以记录的光谱范围为5~50 nm。用Penning放电光源测试了光谱仪的性能; 利用光源的标准谱线,进行了波长标定,波长精度为0.003 nm,并计算出系统各参数的实际值;当入缝宽度设置为30 μm时,在20 nm附近,光谱分辨率达0.015 nm,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8.
多光谱成像技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可靠的植物病虫害诊断,提出把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光谱成像技术结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常见的三种黄瓜病害的识别研究。在此基础上,实验采用窄带多光谱成像技术获取患病黄瓜叶面的14个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全色通道的多光谱图像。利用BP网络对病斑样本的光谱信息进行学习分类。和14通道训练结果比较,增加850nm的近红外通道和全色通道,使网络的训练时间缩短、预测能力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植物进行快速、准确和非破坏性诊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压电陶瓷水听器研究了Nd:YAG脉冲激光激发水中产生瞬态超声波的特性,给出了声压信号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用激光产生水下声波是完全可行的。当观测点与光击穿区的距离r远大于柱体长度时,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激光瞬态超声波幅值与r成反比;当观测点与光击穿区的距离r很小时,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声压幅值与产成反比。此外,当激光入射角度发生变化,超声脉冲的幅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幅值在激光束垂直入射的时候最大。  相似文献   
150.
在神光Ⅱ装置上的内爆实验中,通过在充氘气(D2)的靶丸中掺入氩(Ar)元素,利用晶体谱仪配条纹相机测量得到了内爆停滞阶段Ar的K壳层发射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在实验中,观测到Ar的Heα,Heβ以及Lyα线发射,持续时间大约200ps。用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值来推断靶丸芯区电子温度。利用碰撞辐射模型,从理论上计算出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值随电子温度、数密度的变化。通过将实验上观测到的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获得了芯区电子温度随时间的演化。并计算比较了不同电子密度条件下推断出来的电子温度的差异,证明诊断电子温度的方法对电子数密度的变化不敏感。利用逃逸因子修正了自吸收效应,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实验中Heα线和Lyα线是光学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