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英国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平 《大学物理》2001,20(2):42-44
介绍了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物理学贡献,特别是他发展氩的过程,并分析了他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2.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已基本建立完整。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理论已足够完美。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处于消极状态之中。如果说实验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电子、放射性的发现动摇了这种观点,普朗克在1900年为解决热辐射中的“紫外灾难”而创建的“量子论”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那么爱因斯坦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却彻底地将这种观点送入了坟墓。下面让我们对爱因斯坦的生平、主要贡献及成功的原因作一简要的回顾。一、爱因斯坦的生平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是一位电气设备制造商。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富商的女儿。  相似文献   
283.
 今年第3期的《现代物理知识》上登载了黄艳华同志的“光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篇文章对大学基础物理的光学教学极有参考价值,它清楚地说明一个历史事实,即菲涅耳在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时独立地提出了光的干涉原理,而不是国内外有些文章和书中所误传的那样:菲涅耳在提出如今称之为惠更斯-菲涅耳衍射原理时已经获悉杨氏干涉原理。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文章和教科书里时时出现上述的误传。例如,1999年《物理》第3期登载了题名为“托马斯杨与杨氏干涉实验”的文章,文中写道:“难怪有人说:杨是一位辛勤的播种者,而菲涅耳则是一个坐享其成的收获者”。  相似文献   
284.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5.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况@江向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黄艳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  相似文献   
286.
 吴大猷先生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07年9月29日出身于广东省高要县,2000年3月4日在台北病逝,享年93岁.先生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在母校任教两年后,193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34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讲过理论物理、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并开始在大学中开展科研工作,推动了光谱学的研究.1939年吴先生综合其研究成果,撰写了专著《多元分子的振动光谱学与结构》,作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40周年的纪念.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到成都,在四川大学短期任教后前往昆明,1938年夏始任西南联大物理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287.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授予了系外行星和宇宙学领域,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的贡献"。这两个领域在近二三十年内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系外行星和外星生命的研究到了本世纪伴随先进技术的发展有了爆发式的发现;进入新世纪后,宇宙学领域已经获得4次诺贝尔奖,分别是宇宙背景探测者卫星、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引力波的探测,以及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它们使当代宇宙学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就本次诺奖热点话题展开,对系外行星和宇宙学两大领域做概括性的科普解读。具体介绍马约尔和奎洛兹在系外行星领域的发现,系外行星的探测手段和发展前景,以及宇宙学领域的发展简史,皮布尔斯在该领域的贡献,和目前宇宙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潮,即原初引力波的探测。作者借此文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年轻学者能加入到天文学和宇宙学的研究中,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推动该领域获得更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