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131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0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设计了以Co基非晶丝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探头,多谐振荡励磁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显示电路,且对该磁场测量仪进行了标定。  相似文献   
22.
张蓓  宋西平 《大学物理》2007,26(3):38-40
利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光杠杆法测定金属丝弹性模量的原理和设备,对具有超弹性的NiTi丝的弹性滞后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测定NiTi丝的弹性滞后环,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定金属细丝弹性滞后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开展了中俄Z—pinch联合实验和强光一号实验,重点对双层丝阵内爆动力学模式、单层丝阵填充泡沫构建动力学黑腔及能谱相对强度的测量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物理研究成果。实现了双层丝阵内外层等离子体的同时内爆聚心,产生5.6TW的峰值辐射功率,  相似文献   
24.
游天雪  袁保山  李芳著 《物理学报》2007,56(9):5323-5329
根据Shafranov电流密度矩理论,给出了用可移动电流丝方法重建HL-2A装置等离子体边界的具体计算方法,研究了用可移动电流丝方法(VCF法)重建边界的可行性.VCF法与固定电流丝方法(FCF法)和有限电流元法(FCE法)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用1—3个可移动电流丝就可以准确地重建位置和小半径快速变化的等离子体位形,这正好弥补了FCF法的不足.将可移动电流丝方法和FCF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全程等离子体放电的边界实时显示和等离子体的位形控制. 关键词: 可移动电流丝方法 边界识别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利用层流同向扩散乙烯火焰的数值模拟结果,根据所得的火焰温度场、气体速度场、火焰辐射场,分析火焰辐射、热电偶偶丝导热对热电偶测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火焰的低温区火焰辐射要大于节点向外辐射,节点得到的能量要高于节点损失的能量,因此在火焰的低温区节点温度要高于当地的气体温度;同时直径为100μm的热电偶存在较大的导热,对节点温度测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为进行空间硬X射线天文观测,研制了一个高空气球载的高压氙(Xe)多丝正比室硬X射线谱仪,采用了逃逸门技术.本文介绍逃逸门技术的原理,并描述该谱仪实现逃逸门技术的方法及实际性能.该谱仪在87年高空气球飞行观测中获得了有效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7.
28.
为探究钢绞线丝间摩擦学性能,考虑钢绞线丝间摩擦接触和往复滑动行为等因素,基于曲杆理论、Archard磨损理论等,建立了周期弯曲钢绞线丝间摩擦学性能求解模型,采用半解析法实现快速求解,并通过与曲杆理论、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以及磨损试验验证模型有效性,进而研究钢绞线丝间磨损深度、摩擦接触滑移等摩擦学性能参数的分布规律,分析载荷幅值、几何结构以及材料属性等对其丝间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绞线丝间磨损发生在弯曲中性层外侧,钢丝未接触或接触但未发生滑移之处不发生磨损;弯曲载荷越大,磨损越严重;侧丝半径、捻角越大,丝间接触压力与接触变形均增大,故而磨损加剧;总磨损深度随钢绞线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9.
提高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性能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提高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性能的途径.通过改进结构和工艺提高了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的零位重复性、稳定性,减低了交叉耦合.实验结果表明零位重复性从原来的0.2(°)/S提高到0.1(°)/S,交叉耦合从原来的2%减小到1%.  相似文献   
30.
采用快速凝固(RS)技术制备了厚度小于80μm,具有细微组织的Mg-6.0%Zn-1.0%Y-0.6%Ce-0.6%Zr合金薄带,薄带经往复挤压(RE)4道次后,制成Φ35 mm坯料,坯料被进一步正挤压(EX)成Φ2.08 mm~Φ1.55 mm表面光洁的细丝。用SEM和STEM分析组织,用In-stron 5500R和弯曲试验装置测试机械性能。细丝基体晶粒直径为~1μm。一类强化相颗粒的平均直径为0.25μm,另一类50 nm。变形态细丝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35 MPa和13%;经过300℃保温10 min,然后水冷处理,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403 MPa和12%。材料的临界弯曲直径为~6.28 mm,压应力是细丝弯曲断裂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