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4篇
  免费   3427篇
  国内免费   5464篇
化学   6710篇
晶体学   351篇
力学   1003篇
综合类   239篇
数学   343篇
物理学   16979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1268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1075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304篇
  2007年   1160篇
  2006年   1067篇
  2005年   1045篇
  2004年   1545篇
  2003年   1247篇
  2002年   1082篇
  2001年   1016篇
  2000年   854篇
  1999年   529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H2(v,j) Ni(100) collision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surface sites and initial rovibrational states of the molecule on molecule-surface interactions, by a quasiclassical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method.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an H2 molecule on the rigid Ni(100) surface is investigated at topologically different three sites of the surfa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lecule and Ni surface was described by a London-Eyring-Polani-Sato (LEPS) potential.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H2(v, j) molecule on various sites of the surface are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energies between 0.001-1.0eV. The probabilities obtained at each collision site have unique behaviour. At lower collision energies, indirect processes enhance the reactivity, effects of the rotational excitations and impact sites on the reactivity are more pronounc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studi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sults and quantum effe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谷彤昭  朱茂华  王波 《物理实验》2003,23(12):36-37
根据条码识别装置的特点,利用全息扫描技术设计条形码扫描器及相应的辅助部件,从而使学生对全息照相及扫描技术有进一步的理解,掌握物理实验设计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83.
受《中学物理》(2002年第5期第24页)刘德华"取出鸡蛋的妙法"的启发,本文谈谈我们对物理课本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的改进.  相似文献   
84.
Internet中的物理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Internet中的物理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有:综合物理网站、物理期刊网站和物理教学网站,其中重点介绍了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物理网站和物理期刊网站,利用这些物理站点,可以方便的进行文献检索、物理会议查询,物理教学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世界各大学物理系的查询;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今世界各国的物理教学学科研的最新进展,文中对各个物理站点的使用方法都一一做了详细的介绍,以方便读者使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86.
We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profiles and elemental distribution of barriers in Co/ZrAlOx/Co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MTJs) using electron holography (EH)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TJ barriers are introduced by oxidizing a bilayer consisting with a uniform 0.45-nm Al layer and a wedge-shaped Zr layer (0-2 nm). From the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lOx and ZrOx layers are mixed together, indicating that compact AlOx layer cannot be formed in such a bilayer structure of barriers. The Eli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are no sharp interfaces between the barrier and magnetic electrodes, which may be responsible for a smaller tunnelling magneto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MTJs of Co/AlOx/Co.  相似文献   
87.
工科物理创新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科物理创新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职能与作用、途径,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讨论两种临界情况下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明非保守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89.
刘凤英 《物理与工程》2004,14(4):35-40,41
自 2 0 0 4年第 4期起 ,本刊拟增加一个新栏目 :特色教案选登 .开辟这个栏目的目的是想进一步加强物理教师间的交流 ,不仅通过教学研究文章交流 ,而且通过教学中实用的教案进行交流 .我们相信 ,不管是谁的教案 ,它总有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值得同行们借鉴、学习或引起有益的讨论 .因此 ,我们恳请广大读者关注这个新的栏目 ,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特别欢迎全国各高校的老师们 ,把您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理课程的教案向本栏投稿 ,绪论课、讲课、辅导课、讨论课、总结课、实验课等各种类型的教案我们都欢迎 .教案拟采用原讲稿的版式 (powerpoint版式或word版式等 )刊登 ,这样做也可以节省投稿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90.
《物理与工程》2004,14(5):3-3
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兰州)于7月20日~24日在兰州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高工分委会联合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内地和西部高等学校间的学术交流,促进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