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化学   2027篇
晶体学   95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54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33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纳米结构TiO2/SiO2的逐层自组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在二氧化硅球表面交替组装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单分子膜和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该复合多层膜经高温假烧后得到了核壳型纳米结构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利用XRD,SEM,X射线能谱等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二氧化肽在复合颗粒表面排列紧密、均匀,粒径在50nm左右,为锐钛矿型结 构.复合颗粒中二氧化肽的含量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相似文献   
102.
一种在固体基底上制备高度取向氧化锌纳米棒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郭敏  刁鹏  蔡生民 《化学学报》2003,61(8):1165-1168
采用廉价、低温的方法,在修饰过ZnO纳米粒子膜的ITO基底上成功制备出具有 高长径比、高度取向的ZnO纳米棒阵列,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拉曼光谱对制备出的ZnO纳米棒的结构和形貌 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ZnO纳米棒是单晶,属于六方晶系,与基底直,上仍 沿(001)晶面择优生长的特征,并且ZnO纳米棒基本上无氧空位的存在,统计结果显 示,水热反应2h后90%以上的ZnO纳米棒直径为120~190nm,长度为4μm  相似文献   
103.
纳米TiO_2膜修饰电极异相电催化还原马来酸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_2膜,SEM, 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 nm。采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 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_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 马来酸(maleic acid)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_2膜电极在阴极扫 描时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可逆半波电位E_(1/2)~r分别为-0.53 V和-0.92 V( sv. SCE,扫描速度0.05 V·s~(-1)),对应于TiO_2/Ti_2O_3和TiO_2/Ti(OH)_3两 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电极过程。其中TiO_2/Ti_2O_3电对对马来酸具有异相电催 化还原活性,纳米TiO_2膜中的Ti~(IV)/Ti~(III)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 原马来酸为丁二酸(butane diacid),反应机理为电化学偶联随后化学催化反应 (EC')机理。  相似文献   
104.
在pH=3.0的水溶液中,Na_2WO_4·2H_2O与NaAsO_2·6H_2O和NH_4Cl反应,得 到了新的杂多钨酸盐(MH_4)_19Na_2[{WO(H_2O)}_3(AsW_8O31)_3]·45H_2O单晶,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 胞参数为:a=3.1165(11)nm, b=1.7388(7)nm, c=2.2789(9)nm, β=97.342(6)°, V=12.248(8)nm~3, Z=4, R_1=0.0571,wR_2=0.0741[I>2σ(I)]. 环型聚阴离子 [{WO(H_2O)}_3(AsW_8O31)_3]~21-是由三个{WO(H_2O)}桥连三个新发现的 {AsW_8O31}单元构成的,环聚离子[{WO(H_2O)}_3(AsW_8O31)_3]~21-具有近似D_ (3h)对称性。对该化合物还进行了~183W NMR, IR和TG表征。  相似文献   
105.
标题化合物(C24H22Fe2HgO2)3是由2 氯汞基 1 乙酰基二茂铁与乙二胺反应得到的,其结构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P 1空间群,Mr=1964 12,a=10 193(2),b=11 504(2),c=14 413(3) ,α=92 21(3),β=104 12(3),γ=102 67(3)°,V=1591 55(5) 3,Z=1,Dc=2 049mg/cm3,μ=8 583mm-1,F(000)=942,最终偏离因子为R=0 0859,wR=0 2617。该晶体中同时含有meso型及dl型分子,各分子中Hg原子的配位情况不一样。meso分子中的两个二茂铁是相互平行的,而另两分子dl型的二茂铁是相互垂直的。Hg原子以桥联形式连接两个二茂铁部分。meso型与dl型分子通过Hg O弱配位作用相连。  相似文献   
106.
在吡啶存在下, 由9-芴甲氧羰酰氯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3-(9-芴甲氧羰基)四氢噻唑-2-硫酮, 产率为78.0%。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属正交晶系, Pca21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a=0.9654(2), b=2.8032(1), c=0.6069(2)nm, Z=4。分子中的C=O与C=S基团处在C(3)-N-C(4)键的同侧, 为顺式结构。用PM3分子轨道方法研究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电荷和键序分布、前线轨道性质。  相似文献   
107.
基于Dl蛋白结构模型,设计并合成了取代苯甲酰胺基丙烯酸乙酯及有关成环化合物嘧啶酮,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2-芳基-5-乙氧甲酰基-6-甲硫基-4-嘧啶酮的结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Hill反应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8.
在TMEDA(四甲基乙基二胺)-Na2O-SiO2-Al2O3-H2O体系(I),Na2O-K2O-Al2O3-SiO2-H2O-HCO3^--CO3^2^-体系(II)及Py(吡啶)-PrNH2(正丙胺)-HF-SiO2-H2O体系(III)中, 分别合成了纯相FER沸石及FER硅沸石。用粉末XRD, FT-IR, 29Si MAS NMR及TG/DTA等表征其结构性质, 并用超微量电子真空吸附天平测定这些沸石样品对正己烷, 甲醇和水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各体系合成的样品虽然结晶度高, 呈现出FER沸石的典型结构特征, 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晶格微结构不同, 热稳定性与吸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在(I)体系中合成的FER沸石层错缺陷少, 晶格完美, 正己烷与甲醇的吸附量可达到理论值, 结构破坏温度为1190℃。红外精细谱及29Si MAS NMR高分辨谱证明FER硅沸石具有十分完美的骨架结构。由于晶胞收缩, 它对正己烷与甲醇吸附量略低于理论值, 并呈现出高度的疏水性。它的结构破坏温度高于1300℃。在(II)体系中合成的FER型沸石结构缺陷多, 沸石孔中的钾离子不易被质子完全交换。它的正己烷与甲醇吸附量均较低, 而水的吸附量相对较高。吸附现象表明, 正己烷和甲醇都被吸附于FER沸石的十元环主孔道中, 分压较高时, 甲醇可通过八元环进入小笼, 而水的吸附性质则主要与各样品的Si-OH缺陷及骨架中的阳离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李欢欢  刘利  明春伦  崔广华 《结构化学》2014,33(7):1050-1056
A new 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Cd(Hnbta)(L)]·H2O}n(L = 1,4-bis(5,6-dimethylbenzimidazol-1-yl)butane), H3nbta= 5-nitrobenzene-1,2,3-tr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XRPD,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7.3056(13), b = 11.0114(9), c = 17.7484(14) A, β = 117.3640(10)o, V = 3003.7(4) A3, Z = 4, C31H31CdN5O9, Mr = 730.01, Dc = 1.614 g/cm3, μ = 0.792 mm-1 and F(000) = 1488. The cadmium(Ⅱ) ions are bridged by Hnbta2- to generate a two-dimensional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with fes topology. In additi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10.
Hollow silica microspheres(HSMS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using D-glucose as the sacrificial template and sodium silicate powder as the silica precursor.The resulting silica hollow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X-ray diffraction(XRD),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IR).The surface area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BET method.SEM and TEM images exhibited micro-sized silica hollow particles with a size of ~1.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