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35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8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用MINDO/3和INDO/S法研究了甲酸及其二聚体的质子转移行为,得到基态和激发态质子转移的位能曲线,解释了二体UV光谱中n→π~*吸收带的蓝移现象,并求得了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  相似文献   
42.
N-H…O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理论方法研究了复合物HCHO…HNO, HCOOH…HNO, HCHO…NH3, HCOOH…NH3, HCHO…NH2F和HCOOH…NH2F分子间氢键. 在MP2/6-31+G(d,p), MP2/6-311++G(d,p), B3LYP/ 6-31+G(d,p)和B3LYP/6-311++G(d,p)水平上, 利用标准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6种复合物进行了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在复合物HCHO…HNO和HCOOH…HNO中, HNO中N—H键强烈收缩, 存在显著的N—H…O蓝移氢键. 在复合物HCHO…NH3, HCOOH…NH3, HCHO…NH2F和HCOOH…NH2F中, NH3和NH2F中N—H键伸长, 存在N—H…O红移氢键. 利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电子供体轨道和电子受体轨道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结构重组是决定氢键红移和蓝移的主要因素. 其中, 轨道间稳定化能属于键伸长效应, 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结构重组属于键收缩效应. 在复合物HCHO…HNO和HCOOH…HNO中, 由于键收缩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N—H…O蓝移氢键存在. 在复合物HCHO…NH3, HCOOH…NH3, HCHO…NH2F和HCOOH…NH2F中, 键伸长效应居于主导地位,N—H…O红移氢键出现.  相似文献   
43.
纳米氧化镍微粉的制备及光吸收谱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Uniform nanosized NiO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using NiCl2?6H2O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annealing temperatures and grain size of NiO crystallite was investigated. Optical reflectivity spectra of Nanometer-sized NiO powders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n optical absorption bands (P1、 P2、P3、P4、P5、P6 and P7) with the peak energies of 3.30, 2.99, 2.78, 2.25,1.92, 1.72 and 1.07eV, respectively, are located on a continuous refiectivity background. P1、 P2、P3 and P4 exhibit "blue shift", but P5、P6 and P7 present "red shift"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ingle crystal NiO. The continuous reflectivity background in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from 500℃ to 600℃ to 700℃. The origins of P1 to P7 and the reasons of "blue shift", "red shift"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reflectivity background with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have been analyz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44.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细胞细色素C(Fecty-C)活性中心铁离子在pH7.1的磷酸缓冲液中与4种微量元素M(Ⅱ)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Fecyt-C)活性中心Fe(Ⅱ)离子可被微量元素M(Ⅱ)部分取代,形成部分的细胞色素C衍生物(Mcyt-C),溶液的吸收光谱的Soret带最大吸收峰发生蓝移,且α带与β带最大吸收峰相对峰强减弱。  相似文献   
45.
采用水热法制得表面包覆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 ,并应用拉曼光谱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样品为表面包覆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集合体。其拉曼峰与未包裹的二氧化钛拉曼峰相比 ,出现了蓝移现象 ,从纳米粒子的表面结构及包裹层的压力出发对此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制备并表征了Au/CdS几何结构的纳米簇复合物.TEM和尺寸分布图显示,Au颗粒和CdS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6 nm和8 nm,Au/CdS粒径分布较窄且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19 nm.这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和单CdS颗粒一样,在485 nm和543 nm有两处发射峰.从UV-Vis上观察到,CdS的吸收边在470 nm,Au/CdS的吸收谱线上Au的吸收峰消失,吸收边相对于单CdS出现蓝移.  相似文献   
47.
用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L-半胱氨酸水溶液对水热法合成的硫化镉纳米晶进行稳定化处理,发现L-半胱氨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稳定硫化镉纳米晶,荧光发射强度比处理前增强了五十倍以上.以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为萃取(或处理)剂,对水热法合成的水溶性CdS半导体纳米晶进行处理,经过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介质水、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会对CdS纳米晶的最大荧光激发峰与发射峰的位置产生不同影响,极性大的水分子使得荧光峰蓝移,极性小的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使得荧光峰红移,最大位移为31nm左右.  相似文献   
48.
单个中性原子的超精细微波跃迁能级的相干性是基于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模拟的基础.我们在实验上利用微波双光子拉曼过程实现了蓝移阱中铯原子基态超精细态|6S1/2,F=3,mF=-1〉和|6S1/2,F=4,mF=1〉间的相干操控,并研究了其相对能级频移随磁场的变化,获得了"魔术"磁场的大小为1.4(2)Gauss(1 Gauss=10-4 T).结果表明,利用魔术磁场可大幅改善超精细态|6S1/2,F=3,mF=-1?和|6S1/2,F=4,mF=1〉之间的相干性,测量到的相干时间可达1.0(1)s.  相似文献   
49.
 对合成金刚石过程中,叶蜡石经高温高压淬火后的不同部位进行了研究。发现叶蜡石的两条荧光线14 428 cm-1和14 398 cm-1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均发生蓝移,温度压力共同作用比温度压力分别作用时两峰的蓝移明显减小。通过合成金刚石的温度、压力条件的共同作用,仅在靠近合成样品位置的叶蜡石发生了相变。本文认为造成蓝移的原因是温度压力的作用使电子能级或成键电子能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0.
李守义  马保宏  李燕 《发光学报》2010,31(5):671-675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分别在草酸、硫酸及两者不同浓度比的混合酸中制备了AAO薄膜样品,并分别观察了在250,296 nm光激发下的光致发光(PL)特性。结果表明:草酸和混合酸中制备的AAO薄膜,在250~550 nm范围内的光致发光与不同存在或分布形式的草酸杂质形成的发光中心相关。硫酸根离子对混合酸中制备的AAO薄膜的PL特性有很大影响,随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加发光峰位逐渐蓝移。分析了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