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393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86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硅基环路热管作为一种高效两相传热装置可应用于集成电路热管理。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硅基微柱阵列毛细结构以期用作硅基环路热管蒸发器,搭建了毛细蒸发实验系统,探究了热流密度以及工作角度等变化对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热流密度越高,蒸发器启动速度越快,稳定运行温度越高;蒸发器在工作角度180?时的性能优于0?,在工作角度90?时的性能优于270?。本文关于硅基蒸发器性能研究可为后续相关环路热管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2.
唐保磊  于旭  张红雨 《高分子学报》2021,52(8):1015-1023
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多晶型及晶体机械柔性制备的策略,通过对5-氨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结晶条件进行微调,得到了2种具有弹性的单苯环发光有机超分子晶体1B和1G.引人注目的是2种晶型的晶体均能在直形及弹性弯曲状态下有效地传导光信号,证明了它们在柔性光学器件中的实用性.本研究不仅对设计有机超分子晶体的多晶型和机械柔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柔性晶体在光学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伊班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赞  蒋晔 《分析试验室》2006,25(3):37-41
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伊班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色谱分离方法。以Inertsil C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甲醇.12mmol/L乙酸铵缓冲液(含35mmol/L正戊胺,pH7.0)(8:4: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分析物以通用型的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在该色谱条件下,伊班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且能够被同时检测。本方法采用的可挥发离子对试剂和缓冲液的流动相系统,同时解决了伊班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的问题,简单快速、专属性强,适用于伊班膦酸钠的有关物质检测,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4.
对亚临界二氧化碳在带有微肋的微细通道内的蒸发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为长0.6 m,内径1.7 mm的八孔带0.16 mm高微肋的铝制扁管.实验中参数的变化为:蒸发温度1~15 ℃,质量流速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67~8.33 kW/m2,干度0.1~0.9.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带有微肋的微细通道中的蒸发换热系数高于其在光滑微细通道内的换热.二氧化碳的流动蒸发换热系数主要受热流密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基本上是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及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临界干度前移及滞后,而质量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弱;压力损失随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的增加以及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85.
郭福源  王明华 《光学技术》2007,33(6):921-925
在光波导模场分布高斯近似条件下,根据星形光波导耦合器的耦合特性,推导出了基于累加运算和卷积运算近似表达的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光谱响应效率的函数表达式。给出了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光谱响应效率曲线的半最大值全宽度和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的通道中心波长的光谱响应度与器件参数的关系。在输入信号光谱分布高斯近似条件下,给出了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信号通道传输效率的计算表达式和输入信号光谱宽度对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信号通道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函数表达式,它们可为快速分析阵列波导光栅梳状带通滤波器的特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利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太赫兹波光子晶体光纤单模截止频率和波导色散随光纤结构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太赫兹波光子晶体光纤的单模截止频率随着光纤空气孔占空比的变大而降低,零波导色散点频率随着空气孔占空比变大而增加,约束损耗随着空气孔的圈数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7.
赵华伟  黄旭光  苏辉 《光学学报》2007,27(9):1649-1652
新型高效的纳米光波导器件的研制纳米集成光学的核心技术之一。Y分支波导作为最基本的分光和光路连接元件是纳米光学器件设计与制备的基础。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模拟计算了基于表面等等离波子(SPP)的纳米Y分支波导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该新型Y分支波导在光通信波段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分光功能,且在180°分支情况下,传输效率仍高达92.8%以上。另外,该波导还具有导波性能良好、对分叉处间隙缺陷大小不敏感及制作容差较大和器件尺寸在纳米量级等特点。对该新型光波导器件的研究为未来纳米集成光学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正>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将热或光转换成电能的新型热电子发电机。新的设计克服了"空间电荷效应问题",这个问题阻碍着实用设备的研制。新型发电机的效率大约是以前的发电机效率的4倍。这种新技术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及废热利用等方面。热电子发电机利用由真空隔开的两块金属板之间的温差来将热或光转换成电流。热的那块金属板由入射光或热传导来加热,使得电子从金属板的表面蒸发  相似文献   
89.
We present an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multi-wavelength laser (MWL). The device is operated with five wave- length channels of 194 GHz spacing around a central wavelength of 1.57μm. A side mode suppression ratio of better than 35 dB for all channels is demonstrated. A very attractive feature of the MWL is that it has been realized by a novel one step regrowth approach to achieve a high quality active and passive interface.  相似文献   
90.
Integrated optical pulse shaper opens up possibilities for realizing the ultra high-speed and ultra wide-band linear signal processing with compact siz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We propose a silicon monolithic integrated optical pulse shaper using optical gradient for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eight-path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A cantilever structure is fabricated in one arm of the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 to act as an amplitude modulator. The phase shift feature of waveguide is analyzed with the optical pump power, and five typical waveforms are demonstrated with the manipulation of optical force. Unlike other pulse shaper schemes based on thermo–optic effect or electro–optic effect, our scheme is based on a new degree of freedom manipulation, i.e., optical force, so no microelectrodes are required on the silicon chip,which can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fabrication. Besides, the chip structure is suitable for commercial silicon on an insulator(SOI) wafer, which has a top silicon layer of about 220 nm in thick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