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篇
  免费   1717篇
  国内免费   2712篇
化学   4409篇
晶体学   74篇
力学   476篇
综合类   234篇
数学   1185篇
物理学   487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李红霞  吴福全  范吉阳 《物理学报》2003,52(8):2081-2086
线偏振光正入射的情况下,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的透射光强随旋转角出现周期性增强的扰 动.扰动的出现影响了透射偏振光的质量.研究表明,透射光强对入射角有着敏感的依赖关系 .实验中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的振动引起入射角在棱镜的结构角附近作微小变化,从而导 致了透射光强的扰动.讨论了温度的变化对扰动大小的影响.给出了减小扰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偏光棱镜 热光效应 干涉 扰动  相似文献   
52.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双预脉冲驱动类氖铬X射线激光实验,介绍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简短讨论。由于目前“星光”装置输出能量较低,所进行的双预脉冲驱动未能显著提高X射线激光强度,改变预脉冲幅度时X射线激光强度也未有显著变化。利用MED103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3.
关俊  陈国夫  程光华  刘畅  侯洵 《光子学报》2003,32(12):1418-1421
针对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Nd:YVO4全固态激光器,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晶体,对Nd:YVO4的热效应进行补偿的方案,同时该方案又能提高最大输出功率,避免由于插入附加光学元件所导致的损耗,满足调Q以及提高腔内倍频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林惠文  朱文祥 《中国化学》2003,21(8):1054-1058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adduct comprises a phenanthroline derivative 2-phenyl-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and a methanol.The composition of the crystalline adduct was characterized as C19H12N4.CH3OH.It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space group Pna21 with a=1.3693(4)nm,b=2.2988(7)nm,c=0.51338(15)nm,V=1.6160(8)nm^3.Z=4,and final R1=0.0423.wR2=0.1012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all the 19 carbon atoms and 4 nitrogen atoms are coplanar.The bond length data indicated that a very extensive conjugation system was formed.This conjugation makes the compound being a potentially excellent energy transformer used for luminescen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55.
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斌 《光学学报》2003,23(12):460-1463
提出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概念。如果两束汇聚角略有不同的同轴无衍射光同时存在,则它们相互之间叠加干涉后产生一种纵向呈周期变化的光场结构,这是一种新的光束空间分布,这种光束在横向仍是一种同心环光斑,可用于精密对准。而在不同纵向位置,这些同心环的强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周期性变化的。同轴双无衍射光的轴向周期性可用于沿光束传播方向的定位。文中提出了双环缝法、分段圆锥透镜法、正弦相位环光栅法等实现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分析了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横向与纵向传播的衍射光斑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56.
57.
Two new D-x-A type compounds,where electron-donor D is tertiary amino group,electron-acceptor A is 2-benzothiazolyl and x is two conjugated styryl units,have been synthesized.They are named as trans,trans-2-{4-[4-(N,N-diethylamino)styryl]styryl}-1,3-benzothiazole and trans,trans-2-{4-[4-(N,N-diphenylamino)styryl]styryl}-1,3-benzothiazole.Both compounds show strong two-photon excited fluorescence in yellow-orange region when excited by a femtosecond laser at 800nm.  相似文献   
58.
采用考虑轴向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以双中子、双质子分离能隙δ2n2p作为壳封闭的特征,分析了Mg,Si和S同位素链的壳封闭和壳反常,发现Mg同位素链在N=12,16处,Si同位素链在N=14,S同位素链在N?=16处出现明显的壳封闭结构,Si同位素链在N=28处壳层结构并没有消失.Mg,Si和S同位素链在N=20处壳效应并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59.
利用相对论修正扭曲波玻恩近似, 计算了类钠离子Ti11+ 和Cr13+ 的电子碰撞直接电离, 激发自电离和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 理论数据与实验结果在整个能区内很好符合. 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约为20%-30%, 对速率系数的影响较大, 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