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4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又有一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他就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相似文献   
12.
《物理通报》2009,(10):64-64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相似文献   
13.
新大学人     
张东升教授简介张东升,男,1967年3月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为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物,自治区高层次引进人才,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建设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化学研究》2012,(4):2-F0002
<正>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23年,重建于1959年,时称化学系,1985年设立工科,1989年改称化学化工系,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省优秀专家2名,校特聘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71名,教授、副教授6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8名。学院下设化学系、化工系、材料系,现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化学方向)、化学工程  相似文献   
15.
《化学研究》2012,(2):F0002-F0002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23年,重建于1959年,时称化学系,1985年设立工科,1989年改称化学化工系,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省优秀专家2名,校特聘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71名,教授、副教授6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8名。  相似文献   
16.
彭桓武老师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的获得者,不仅是蜚声中外的物理大师,还是一位培养了许多优秀物理学家的教育宗师.他所授的课融会贯通、高屋建瓴、深入透彻、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物理学界以及高等学校的一些朋友不无忧虑地感到在中国有志于物理研究的年轻人少了,最好的学生不想念物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对纯科学研究专业的学生,这个问题更显突出。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也为世人所公认。这里把一篇关于近年来美国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领域变化以及开始工作时的年薪情况介绍给大家,看看他们在培养科研人才方面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也许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近年来,在美国物理学和天文学专业的学士毕业生数目正在上升,但这些学士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了较少技术性的工作,更多的物理学博士也正在做博士后。  相似文献   
18.
戴闻 《物理》2005,34(7):542-543
20世纪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参阅《物理》2003年第11期第736页),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伦敦国王学院在职教授威尔金斯(Manrice Wilkins)因病于2004年10月5日在医院中去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6,23(3):632-632
《北京天科邮票展览馆》是科普性质的非盈利性的企业。展品是古今中外各国发行有关天才科学家或他们的创造文明的纪念邮票(复印件)及其说明。这些科学家.一般是学科创始人、带头人、奠基人、发明家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选择时不论其年龄、性别、肤色、职业、贵贱、党派、宗教、信仰、国籍和有何罪过等。  相似文献   
20.
施洪亮 《数学通报》2005,44(12):53-56
引言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现在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区别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有无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感言:“创造源泉属于数学”.数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