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5篇 |
免费 | 1599篇 |
国内免费 | 73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39篇 |
晶体学 | 126篇 |
力学 | 1273篇 |
综合类 | 308篇 |
数学 | 2168篇 |
物理学 | 52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2篇 |
2024年 | 177篇 |
2023年 | 242篇 |
2022年 | 223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59篇 |
2019年 | 266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46篇 |
2015年 | 315篇 |
2014年 | 550篇 |
2013年 | 393篇 |
2012年 | 433篇 |
2011年 | 467篇 |
2010年 | 488篇 |
2009年 | 519篇 |
2008年 | 519篇 |
2007年 | 427篇 |
2006年 | 420篇 |
2005年 | 415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277篇 |
2001年 | 279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98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蒸镀约400 nm的铝膜,并在空气中580℃的条件下退火1 h。在退火过程中Al与石英中的SiO2反应形成纳米硅nc-Si∶(Al2O3+SiO2)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Raman)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测得膜厚约为760 nm,估算出薄膜中纳米硅(nc-Si)的平均尺寸约为25 nm。实验发现该nc-Si∶(Al2O3+SiO2)复合膜有热电特性,研究了其电阻率及Seebeck系数随温度(293~413 K)的变化关系,在293 K和413 K该薄膜的Seebeck系数分别约为-624μV/K和-225μV/K。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对高粱壳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该实验使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nm×30 nm,3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质谱分析采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利用Xcalibur 4.1软件结合数据库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对刺槐素、葛根素、芹菜素、根皮苷、异鼠李素和3,3’,4’,7-四羟基黄酮6种化学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发现芹菜素和3,3’,4’,7-四羟基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XO)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8.11和34.59μmol/L。 相似文献
8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对4种洛汾碱类化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并结合有限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上述化合物分子进行吸收光谱的研究.研究表明在4,5-二-苯基-2-对甲酰苯基咪唑生色团中4,5苯环上引入硝基和3位N原子引入苄基改变分子的共轭平面,使二阶非线性极化率总有效值(βtot)减小,吸收峰总体蓝移.同时还发现,在CH2Cl2溶剂中a和c分子的λmax主要来源于HOMO→LUMO的π一π*跃迁,b和d分子的λmax主要来源于HOMO→LUMO+2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87.
在自建的非线性介电测试装置上测得了PT,BT、PZT和VDF-TrFE共聚物形成的0-3型铁电复合物厚片的三阶非线性介电系数ε3.研究发现,三种复合物的ε3都随陶瓷组分含量的上升而增大.测试场强升高,测得的ε3值减小,但对高陶瓷含量(φ>0.4)的BT/VDF-TrFE和PZT/VDF-TrFE复合物则在6MV/m场强下出现极小值.二相都被预极化的复合物小于仅陶瓷相被预极化的ε3值.PZT/VDF-TrFE复合物的温度依赖关系显示了与(-阶)介电系数类似的表观热滞后现象.高PZT含量的复合物在相变区出现较大的ε3值. 相似文献
88.
基于过氧化氢在盐酸介质中可氧化甲基红,双酚A的加入可明显抑制该氧化反应的进行,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双酚A的抑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动力学条件和参数。在测定波长520nm下,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0.5~9.0μg·mL-1,检出限为2.27×10-9g·mL-1。催化反应为动力学零级反应,表现活化能为49.26kJ·mol-1,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为1.21×10-3s-1。方法用于矿泉水瓶浸取液中双酚A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3%~2.7%,加标回收率在96.7%~104.0%之间。 相似文献
89.
分别采用纯CO2-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为实验体系,在板式膜器中研究了第三相固体粒子对膜吸收过程传质效果的影响.分别考察了在不同粒子种类、搅拌转速、传质体系、化学反应强度、膜孔隙率等因素下固体粒子对传质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子固含率的增大,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均有所提高,当粒子固含率增大到一定范围后,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的变化趋于平缓.在固含率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种类的固体粒子对膜吸收过程的强化效果随着固体粒子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传质系数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但高搅拌转速下固体粒子的强化作用减弱.膜吸收过程的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随着化学反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加.随着粒子固含率的增大,不同膜孔隙率对传质效果的差异减小,且孔隙率越小,固体粒子对膜吸收传质过程的强化效果越好.其中,对于纯CO2-去离子水体系,当孔隙率为20%,粒子固含率为1.5gL^(-1)时,固体粒子的加入可使传质系数提高1.45倍,增强因子可达2.45. 相似文献
90.
以柚皮苷为原料,经酸催化水解、O-甲基化或O-异戊烯基化反应、碱催化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天然查尔酮卡瓦胡椒素A(1)和查尔酮异戊烯基醚衍生物2;然后以查尔酮1和2为底物,分别通过Mannich反应对其3'位进行了胺甲基化修饰,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查尔酮Mannich碱衍生物3~16.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所证实,并对所合成的查尔酮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测试,结果发现查尔酮Mannich碱衍生物3~5,9具有良好的AChE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