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1059篇
化学   1386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783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155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相界面反应制备了一维卟啉微纳米棒,并通过紫外、红外和X衍射仪等多种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无机酸的作用下,卟啉分子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等多种相互作用聚集成有序的J-聚集体.将此一维卟啉微纳米棒构筑为微纳米器件,并测试其光电性能.该纳米器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流很大,关闭光源,电流在40 s内降到最低,再次打开光源,电流又在120 s内升到了最大.经过多次"开"、"关"光源,电导的光响应依旧没有降低.这种具有光电响应的卟啉微纳米棒有望成为微纳电子器件的光电元件.  相似文献   
102.
We pres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 stretching vibrations at air/DMSO (dimethyl sulfoxide) interface with both the free-induction decay (FID) coherent vibr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sub-wavenumber high resolution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In principle the frequency-domain and time-domain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should generate identical information for a given molecular system. However, when the molecular systems are with several coupled or overlapping vibrational modes, obtain- ing detailed spectroscopic and coherent dynamics information is not as straightforward and rather difficult from either the time-domain or the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ments. For the case of air/DMSO interface that is with moderately complex vibrational spectra, we show that the frequency-domain measurement with sub-wavenumber high-resolution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is probably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time- domain measurement in obtaining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coherent dynamics of the molecula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结合与聚合物加工过程密切相关的界面扩散问题,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综述了与聚合物界面互扩散相关的基础理论.结合在聚合物界面扩散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的常用研究方法.对其中的流变学方法的原理及进展作了重点论述,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表征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从分子动力学角度发展并完善聚合物扩散理论,而且对于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的界面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2013年7月21-25日,长春会议主题:研讨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最新前沿问题和发展前景及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作用会议内容及范围:(1)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2)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3)软物质与超分子组织化体系;(4)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5)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6)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  相似文献   
105.
会议主题:研讨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最新前沿问题和发展前景及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作用.会议内容及范围:(1)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2)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3)软物质与超分子组织化体系;(4)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5)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6)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会议主席:郭荣通讯地址: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2-Ph-C12和C12-8-C12)和阿拉伯树胶的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 考察了阿拉伯树胶对C12-Ph-C12和C12-8-C12溶液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w)阿拉伯树胶的加入显著降低了C12-Ph-C12和C12-8-C12的界面张力, 但是界面扩张模量增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阿拉伯树胶分子与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文中提出了不同结构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阿拉伯树胶分子在界面排布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虚源法”分析计算了浅海波导环境中接收点处点源总振速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侧重讨论确定性界面反射对总振速方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振速方向和接收点与声源的水平距离、两者深度,海底、海面特性以及声速剖面等有关。在等声速均匀浅海波导中,由于确定性界面反射的影响,当直达声掠射角为1°~50°时,合成总振速方向偏离直达声方向达1.5°~10.5°,声速剖面呈负梯度时,偏离程度更甚.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聚氧乙烯(PEO)与SiO2纳米颗粒对水/二甲苯体系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稳定作用. 实验发现,PEO的存在减小了乳液液滴的平均直径,抑制了乳液的相反转,有效阻止了乳液的熟化,使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对纳米颗粒膜的流变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O高分子促进了纳米颗粒形成更大尺寸的聚集结构,提高了其在界面上的吸附性,增强了颗粒膜的力学性能,在较小颗粒用量条件下使得Gibbs稳定性判据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9.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气体压力的升高,气相的密度逐渐增大,油相膨胀密度降低,气相与油相的混合程度增强,油气两相界面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同时发现,驱替相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在同等气体压力下,油气界面更厚,油气混合程度更高。纯CO2驱油得到的MMP远远小于纯N2驱油,当这两种气体摩尔比为1 : 1混合时MMP介于两种纯气体之间,说明要达到同样的驱油效果二氧化碳需要的压力更小。最后,本文从分子微观作用力角度解释了驱替气体不同时影响油气混相程度的机制,通过分子平均作用势曲线发现油相分子对CO2的吸引力要大于N2分子,因此CO2分子更容易与油相混合,驱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0.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可在温和条件下将CO2转化成高附加值燃料或化学品,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实际反应中涉及到气体扩散和多电子转移等复杂过程,构筑高效、稳定的催化电极是其发展的核心之一。然而,传统涂敷电极制备时,需要将催化剂与粘结剂混合涂覆于集流体表面,此过程会造成活性位点包埋和传质过程受限,致使催化剂活性位利用率下降,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容易粉化,造成稳定性下降,难以重复利用。因此,如何调控电极反应界面,提升催化剂活性位的利用率仍面临挑战。将催化剂原位生长于集流体上得到的一体化电极可直接应用于电催化反应,不仅有利于提升活性位利用率以及电荷传输能力,还能有效调控三相界面处的微观反应环境(如pH、反应物及反应中间体的浓度等),从而实现电催化性能强化。本文综述了一体化电极用于E-CO2RR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结构和表界面调控对E-CO2RR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该领域仍然存在的挑战和未来一体化E-CO2RR电极的发展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