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486篇
化学   463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0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利用活化法进行中子能谱的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活化探测箔的多群截面。许多时候,由于设备、装置本身所能提供的中子注量率水平非常低,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活化箔活化后的活度达到一定水平,需要采用较厚的活化箔。而目前在原始评价截面数据库来源中,都是ENDF格式的数据库。为此,需要首先将此ENDF格式的数据库转化为无限稀释多群截面,然后根据实验所采用的活化探测箔的厚度,将此无限稀释多群截面转换为解谱所需的相应厚度的活化箔多群截面。  相似文献   
82.
83.
对于YBa_2Cu_3O_(~7)超导体的Ba 3d X光电子能谱(XPS)存在分裂(出现肩峰)的现象有很多不同的解释.Kohiki等认为主峰和肩峰分别代表晶格Ba~(2 )离子和金属Ba;Han等则认为它们分别代表Ba~(2 )离子和更高价态的Ba离子;Ji等提出超导体中存在Ba~(2 )和Ba~((2-δ) )两种离子;唐有祺等报道超导体存在体相钡、表面BaCO_3的钡和绝缘相中的钡,它们的Ba 3d_(5/2)结合能分别为777.8,779。7和781.5eV;Fjellvag等也观察到Ba3d谱中出  相似文献   
84.
85.
戴闻 《物理》2005,34(3):190-190
在超导体中,为了拆散一个库珀对,必须提供某种激发能,这一能量的下限即所谓能隙.超导能隙可以通过光电子能谱实验进行测量.^6Li原子其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总数是奇数q,因此属于费米原子.除非^6Li原子两两结成库珀对,它们不可能共同占据量子力学的基态,实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EC).  相似文献   
86.
87.
不同DDES对压气机叶栅流动预测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用等离子体粒子能谱拟合温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等离子体粒子能谱实验数据时,通常使拟合函数与实验能谱数据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极小化。如果将能谱实验数据的对数拟合成直线以求得粒子温度,则最好对温度误差的平方和极小化。给出了这种拟合方法的计算公式,并对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
N-乙基吡咯是吡咯分子的一个乙基取代衍生物,它的激发态衰变动力学目前为止很少被研究. 本文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成像的实验方法研究N-乙基吡咯分子S1态的衰变动力学. 实验采用241.9和237.7 nm的泵浦激发波长. 在241.9 nm激发下,得到5.0±0.7 ps,66.4±15.6 ps和1.3±0.1 ns三个寿命常数. 在237.7 nm激发下,得到2.1±0.1 ps和13.1±1.2 ps两个寿命常数. 所有寿命常数都归属为S1态的振动态. 本文并对不同S1振动态的弛豫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针对三门峡虢季墓遗址部分区域存在起甲、泛白、疱疹等由可溶盐引起的病害,在其遗址不同部位取样进行土遗址本体含盐分析.取样区域包括虢季墓、梁姬墓和近代墓遗址.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离子色谱(IC)分析所取样品的可溶盐成分、含量及可溶盐成盐元素在土遗址中的成盐规律.采用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及盐分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进一步考察含盐土质的颗粒组成、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虢季墓取样区域所含盐分主要为Na_2SO_4、CaCO_3和少量的其他盐分如CaCl_2、KNO_3和NaCl等.靠近地面部位所取样品盐分含量高于其他部位,盐害表现更为明显.梁姬墓取样区域总盐分含量略高于虢季墓与近代墓,硝酸盐含量较高.而近代墓遗址可溶盐盐分含量略低,盐害不明显.在不同取样点可溶盐含量有所差异,但在邻近区域,其成盐具有一定规律性,这一点对于遗址基体中盐害的深入研究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