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化学   39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振华  沈雷 《高分子通报》2023,(12):1740-1744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物理思维分析和解决高分子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基础。不同于小分子,高分子在不同空间和能量上具有多尺度特征。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均较弱。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课堂改革,以科研项目牵引“高分子物理”课堂的“课前思辨”“课堂体验”“课后实践”各环节,使学生在“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的“科教深度融合”过程中进行全身心学习,做到“知行”统一与学思结合,有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育人,本科生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原创能力大大增强,教学创新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东北大学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思政的关系,以及具体实践的案例.大学物理实验已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阵地,为三全育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力学一流课程建设中,如何依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力学课程“三位一体”的育人育才目标。全文从课程目标、师风师德、资源建设等角度探讨改革思路的形成,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教学效果的提高。借助课程思政这根弦,奏响力学课程中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主旋律,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  相似文献   
94.
“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旨在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招生自主化改革的重要探索。本论文研究了以培养拔尖人才为核心任务的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从培养定位、培养机制、培养环节等方面建立的“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为期两年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学习学风情况、科研参与情况和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的育人初步成效。最后指出目前“强基计划”在推进过程中在政策定位、培养体系和拓展育人渠道等方面还应强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为我国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提供强大的拔尖创新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5.
蒋莉  魏尚娥  吴奕 《大学化学》2020,35(6):82-87
为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合格人才,近年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对本科生实习实训与实践活动进行了融合与探索,形成了几大类别:科研院所实习实训实践类、企业公司实习实训类、志愿服务实践类、国情调研实践类、海外创新实训类。在探索中始终坚持协同与创新两大理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课程体系等,统筹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与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96.
刘敏  冯清 《大学化学》2019,34(11):88-92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改革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设计并实施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在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全程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李新学 《大学化学》2019,34(11):27-32
以积累化学知识为基础,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探讨了化学与社会课程考核中强化育人价值的途径。始终贯穿立德树人的理念,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在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实验课开设、论文写作、期末测试等环节,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8.
99.
我校是鄂南地区新兴的一所名牌小学,学校之所以地处偏僻却有名气,就是因为我校办学始终坚持一个宗旨——办特色学校。其中珠心算就是我校特色实验教学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我们七台河市第一小学始建于1936年,座落在七台河市煤城老区——新兴区,现有学生近900人,教师48名,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31人,初级教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3人。学校占地面积12540平方米,建有4200平方米教学综合办公楼,设有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多功能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等15个专用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