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方程起始课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归纳,使得看似精彩纷呈的课堂因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而黯然失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追求“高立意、低起点”的教学,以此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2.
23.
24.
主要介绍本校研究生课程现代表征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实践,包括科学设计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将多种现代表征技术基于研究目的分类介绍其原理和应用;融合PBL教学模式开发讨论式课堂,让学生掌握现代表征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同时,提升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工匠素养的培养视角,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5.
1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强调学生综合实践素养能力的培养,并由此推动育人模式的改革.新课标把“数学建模”列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高中数学课程四大主线之一,被列入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数学建模具有综合性强、与其他五大核心素养联系紧密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6.
“美”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绘画、自然风景以及音乐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感受到的美的形式;另一种美则是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意识中,这些信息经过理性加工才能感觉到它的美.这种美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结构的和谐、有序的理性美,正像有位科学家说过“科学家的灵窍,诗人的心扉,画家的慧眼,所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和谐,同样的优美.”而物理学之美体现的就是这后一种的理性美.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针对职业院校物理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以职业教育的使命与特点为依托,对物理课程中的育人观与思政元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了职业院校物理课程思政育人观的转变方向以及物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物理教研室的实践,提出了以"对物理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为着力点、"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为引领、"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评价"为保障的物理课程思政实施途径,为职业院校物理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