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7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NA改性聚砜多孔微球选择性清除环境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DNA视为生物大分子材料,制成DNA改性聚砜微球,在生物体外考察改性微球对环境激素,包括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清除.制备了2种改性聚砜微球:DNA共混微球(将DNA共混入聚砜溶液,当混合溶液滴入水中时,发生相分离而沉淀)和DNA表面改性聚砜微球(先制备聚砜多孔微球,再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将DNA接枝到聚砜微球表面).两种DNA改性聚砜微球在水中比较稳定,在酸或碱性条件下,由于DNA水解而不稳定.对环境激素的清除结果表明,DNA改性聚砜微球可以选择性清除包括联苯、苯酚和二恶荚类环境荷尔蒙物质;同时选择性吸附锌、铜、银、铅和铬等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62.
燃料电池用磺化聚砜类质子交换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化  管蓉  汪丽娟 《化学进展》2006,18(1):36-44
聚砜类聚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质子交换膜材料。本文对近年来磺化聚砜的制备、磺化聚砜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和磺化聚砜交联膜的研究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归纳与分析,特别是从聚砜膜的水化性能和导电性能两个大的方面对该类膜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砜/二氧化钛有机-无机杂化超滤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亚楠  王鹏  郑庆柱 《化学学报》2006,64(6):569-57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PSF/TiO2杂化超滤膜, 并通过SEM, XRD TG/DTA, 超滤实验, 机械性能测试, 水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TiO2的质量分数为9.3%时, 膜亚层的指状孔消失, 形成了以纳米TiO2颗粒为交联点的网络状孔, 同时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改善, 并在截留滤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水通量明显提高. 但过高的TiO2含量(w≥11.9%)会产生严重的纳米颗粒团聚现象而造成膜的各项性能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64.
采用木质素磺酸钠作为亲水添加剂,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共混改性聚砜膜,以改善聚砜膜的亲水性,并用作正渗透膜的支撑层,以降低内浓差极化效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水接触角仪等研究了不同木质素磺酸钠添加量对聚砜膜的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质素磺酸钠后,聚砜膜的指状孔变得规整且狭长.水接触角实验证实添加木质素磺酸钠能改善聚砜膜的亲水性,当木质素磺酸钠含量为0.4 wt%时,聚砜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可降低至65°.正/反渗透测试装置分别用于表征正渗透膜的传质性质和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以0.4 wt%木质素磺酸钠改性聚砜膜为支撑层的正渗透膜的水渗透性能(A=3.12×10~(-5) LMH×Pa~(-1))优于纯聚砜基底正渗透膜(0.76×10~(-5)LMH×Pa~(-1)),而且前者的结构参数(S=2010mm)远小于后者(3450mm),说明木质素磺酸钠改性聚砜膜有效弱化了正渗透膜的内浓差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65.
66.
以氨化聚砜(APSF)和废弃的Nafion为原料,通过交混流涎的方法制得APSF/rNafion复合膜。采用了扫描电子电镜、拉力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和充放电测试仪等仪器对复合膜的形貌、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SF与rNafion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使得复合膜具有好的力学性能和钒离子选择性。与空白的重铸Nafion膜相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APSF/rNafion复合膜表现出了突出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在4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复合膜的库伦效率(80μm,CE=96%)高于商用的Nafion115的库伦效率(125μm,CE=94.4%)。此外,在8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用APSF/rNafion复合膜组装的电池经过100圈的循环测试后,仍然具有80%的能量效率和85%放电容量维持率,表现出了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该复合膜制备简单、耗材少、成本低,在全钒液流电池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以溴代聚砜为大分子引发剂,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6TREN)/CuBr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结构预定且分子量分布窄的光学活性三嵌段共聚物,聚(N-甲基丙烯酰-L-亮氨酸甲酯)-嵌-聚砜-嵌-聚(N-甲基丙烯酰-L-亮氨酸甲酯)(PMALM-b-PSF-b-PMALM).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端羟基滴定等方法,研究了所合成的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圆二色谱(CD)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和旋光性能.根据TGA计算出的PMALM链段与PSF链段的重复单元数之比,与1H-NMR计算的结果能较好的吻合.共聚物在聚合过程中旋光度发生了反转,且比单体的旋光度的绝对值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聚合过程中分子主链感应出了手性的二级结构诱导出手性放大效应引起的.在CH3OH/CCl4混合溶剂中,共聚物比旋光度的绝对值随溶剂极性增大呈线性减小趋势,这一结果与CD一起证实了PMALM链段的无规卷曲结构.  相似文献   
68.
罗川南  杨勇 《化学研究》2002,13(2):31-34
介绍了PSF与SPSF共混对合金膜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二者共混改善了PSF的亲水性 ,提高了PSF膜的耐污染性 ,并且合金膜获得比PSF膜高的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69.
用自制的四种全芳香族热致液晶聚合物BP LCP、BPM LCP、BPA LCP、BPS LCP与热塑性树脂聚砜(PSF)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得材料的微观形态、热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显示:四种液晶聚合物中,BP LCP,BPS LCP在所用加工条件下可在PSF中取向成纤,而且这两种共混物断面上存在皮 核效应;BPM LCP和BPA LCP未成纤,均以球状存在于PSF中.这四种液晶聚合物与PSF的相容性较差,各共混物的Tg均分别接近于二纯组分的Tg值,SEM照片上明显的相界面也能说明以上问题.液晶聚合物对PSF有增强作用,但增强效果不很显著,这可能是二者相容性较差所致  相似文献   
70.
聚电解质-磺化聚砜浓溶液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NXS-11型旋转粘度计,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不同IEC的磺化聚砜试样,在DMF、3D/T、DMF+0.07N NaNO_3和3D/T+0.07N NaNO_3中浓溶液的流变性,讨论了聚电解质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