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2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0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瞬态阴影技术及红外光电传感器技术实验研究了沉积玉米粉的激波点火过程,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激波掠射沉积粉尘床后,粉尘颗粒先上扬到一定高度后才点火,颗粒的点火延迟时间与激波波前马赫数、气相氧气含量等因素有关。另外,沉积粉尘的激波点火延迟时间比相同条件下的悬浮粉尘激波点火延迟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2.
无约束气云爆燃压力场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球形流体力学方程和燃烧反应模型导出了无约束气云弱点火爆燃过程的压力分布场 ,编制了求解压力场的计算程序 ,可计算不同尺寸气云爆炸时各点的爆炸压力值。进行了可燃气云爆燃实验 ,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考核。与实验结果相比 ,计算结果的偏差小于2 0 %。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再生喷射燃烧过程的多功能实验装置和瞬态参数测量系统。针对点火器参数对点火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导出了点火器参数与点火特性之间的实用定量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再生喷射燃烧过程实验,取得了较好地实验结果。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点火器参数以获得与再生喷射燃烧过程的匹配要求相适应的点火特性,对获得性能良好的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 并以3种典型的碳氢燃料------甲烷、乙烯和庚烷为研究对象,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I2.11详 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4个组分10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 力学模型,从乙烯燃烧的51组分365详细基元反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0个组分16 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庚烷点火燃烧的160组分1540详细基元反 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6个组分22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通过 对典型激波管试验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再现 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在工程计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低密度的高原子序数元素氧化物气凝胶由于前驱体形成端基双键而易于收缩和开裂。通过调控配位环境结合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氧化物气凝胶。氧化镧基气凝胶和氧化钇基气凝胶块体的成型性好,最低密度分别为0.05g·cm-3和0.06g·cm-3。其成分分别为六方相的La(OH)3和六方相的Y(OH)3,而聚丙烯酸中的羧基与稀土离子之间以桥接的方式进行配位。两种气凝胶均存在明显的多级结构,氧化镧基和氧化钇基气凝胶的初级粒子分别为纤维状和片/球混合形貌,而其二级粒子均为球形。两种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29.1m2·g-1和229.6m2·g-1。该方法制备的稀土氧化物气凝胶具有低的密度和纳米尺度的均匀性,在背光源中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冷冻靶是实现惯性约束聚变高能量增益的重要靶型。冷却臂是冷冻靶的重要部件之一,通过它将冷源与铝套筒相连接,用于获得靶丸内均匀氘氚冰层时所需的精确温度,同时冷却臂也用于均匀夹持铝套筒。首先测试分析了硅材料在深低温下的热传导系数,表明硅材料在该温区具有优异的热传导能力。研究了硅冷却臂结构参数对冷却臂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不同晶向硅冷却臂周向均匀夹持铝套筒的特性,提出基于(111)晶向硅片研制冷却臂。研究了冷却臂力臂夹持力和共振频率,并对硅冷却臂的热-结构耦合进行分析。最后设计具有16个夹持力臂的二级分叉结构的冷却臂。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研制了硅冷却臂样机,并测试了冷却臂的侧壁垂直度和力学特性。将研制的硅冷却臂与铝套筒进行装配,表明冷却臂中力臂的力学特性能够实现对套筒的夹持。  相似文献   
107.
FEB氦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现有的氦灰输运和排除的实验数据出发,计算了FEB的氦灰积累速率,得到了平衡氦灰浓度,另外,从α粒子平衡方程和等离子体功率平衡方程出发得到的结果与直接从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相一致。最后,用二维Monte-Carlo程序模拟了排灰效率与偏滤器工程结构参数和靶板附近的等离子体参数之间的敏感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激光和辐射烧蚀引起的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是激光聚变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讨论了R-T不稳定性实验的有关要求,在考虑烧蚀致稳的情况下,对特定的塑料薄膜靶用解析公式计算了R-T不稳定性线性发展阶段的积分增长指数随扰动波长、驱动源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给出某些感兴趣的物理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供有关实验和靶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9.
HL-1M中的聚变中子产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概算了在欧姆加热、波加热和中性束注入条件下,HL-1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聚变中子产额、中子通量,以及相关的电离率、电荷交换率及快离子的空间分布。计算结果为发展下一代聚变中子探测系统和进行中子辐射的环境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朱士尧 《物理》1990,19(2):113-117,84
当代物理学重要前沿领域之一的受控核聚变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预计今后几年内能够从实验上证明其科学可行性并实现热核点火,这将会在科学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早在 1919年,阿斯顿(F.W.Aston)在实验中发现[1]氦-4的质量比组成氦的 4个氢原子的质量之和大约小l%左右.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其质量差恰好等于四个氢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氦-4时释放的能量.卢瑟福也几乎在同一时期证明了足够大能量的轻原子核相互碰撞可以发生核反应.天体物理学家也提出设想:太阳这样的恒星其能量来源于原子核的聚变反应.1920年,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Edd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