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8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化学   1835篇
晶体学   226篇
力学   593篇
综合类   200篇
数学   545篇
物理学   256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生物功能体系的模拟是生物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简要论述新型大二环.大三环、笼型环番以及其它三维主体分子的合成及对阴离子选择性识别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72.
镀液中Ce^3+离子对锡镀层结构缺陷和可焊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分析法、X光电子能谱法(XPS)及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法(PALS)等研究了从含硫酸铈添加剂的酸性光亮锡镀液获得的锡镀层结构缺陷与可焊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镀时Ce与Sn不发生共沉积,Ce~(3+)的主要作用是阻化Sn~(2+)的水解和氧化使镀液稳定,因而使锡镀层纯度提高、结构致密、表层氧含量减少,有利于提高镀层的可焊性。当Ce~(3+)浓度控制在3.5g/L左右时,可使镀层结构缺陷较少,可焊性较佳,说明结构缺陷是影响锡镀层可焊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3.
氢醌卟啉的合成及其对醌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氢醌与2-硝基卟啉直接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它们对酯的分子识别,结果显示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对醌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4.
4'-磺酰腙苯并-15-冠-5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苯并-15-冠-5经磺酰化、肼解两步合成了4’-磺酰肼苯并-15-冠-5(2).后者与芳香醛在室温下发生缩合制得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冠醚化磺酰腙类化合物3a~3h,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MS确证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查了其对不同阴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d,3e,3h对碱性较强的阴离子有较强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Cu(Ⅱ)-L-氨基酸配合物与5’-核苷酸之间的反应性和形成三元配合物的能力,根据IR,ESR和NMR谱讨论了二者之间的配位和分子识别关系。  相似文献   
76.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受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屹梅  林祥钦 《分析化学》2002,30(10):1267-1271
综述了利用各种生物材料中的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受体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从离体受体传感器、细胞受体传感器和神经组织受体传感器3个方面,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受体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引用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78.
The mononuclear macrocyclic polyamine metal complexes 5a-5e have been shown to form stable 1 : 1 complexes with bases and nucleosides. Their binding constants (K) were determined by UV-visible spectrometric ti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cognition ability of the complexes 5a--5e for uracil, U (Uridine), dT (Thymidine)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other bases or nucleosides (such as Cytidine, Guanosine, Adenosine). The metal ion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complexes.  相似文献   
79.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0.
IntroductionSubstituted diketo acid derivatives possess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nalgesic[1—3], anti-bacterial[4]as well as anti-inflammatory[3]. Very re-cently, the results of random screening of millions ofcompounds have shown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