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6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化学   908篇
晶体学   221篇
力学   417篇
综合类   99篇
数学   133篇
物理学   196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电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富O条件有利于Ag的掺杂,贫O条件不利于Ag的掺杂。Ag掺杂浓度较低时有利于模型的稳定,其在富O或贫O条件下都以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当Ag掺杂浓度较高时,富O条件下以AgZn-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贫O条件下AgZn-Agi是较为有利的掺杂方式。富O条件下Ag掺杂较难引入VZn和Oi共存缺陷。贫O条件下优先出现的模型为VO,VO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Ag的掺杂。Ag掺杂降低了ZnO的带隙宽度,掺杂浓度越大模型带隙宽度越窄。VZn、VO和Oi缺陷共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Ag掺杂模型的带隙宽度。Ag掺杂及VZn和Oi缺陷共存均使ZnO吸收边红移至可见光区,扩展了ZnO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而AgZn-VO在可见光范围内依然是透明。在低能区紫外-可见光范围内,AgZn-AgZn表现出更高的光吸收率,但是相应形成能也高于AgZn。VZn的引入提高了AgZn-VZn和AgZn-AgZn-VZn对低能区紫外-可见光的吸收,VO的引入有利于ZnO表面吸附更多的O2进而产生更多的H2O2和·HO强氧化性物质,即VZn和VO缺陷共存都有利于ZnO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02.
公路边芋艿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公路附近连片种植芋艿的路段,按距离路基远近不同布设土壤采样点15个,其中距离路基50m以外采样点9个、50m以内采样点6个,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路旁土壤重金属Pb、Cd、Hg、Cu、Zn、Cu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路两侧50m范围内的土壤Cd、As、Hg、Cr、Cu、Pb平均含量比50m范围外高262.7%、47.8%、305.4%、64.7%、60.2%和158.9%。且距离公路越近土壤受到污染越明显,距离公路50m以外各监测点综合污染指数在0.180~0.367范围内,属清洁水平,适合无公害芋艿的生产;而距离公路50m以内的各监测点综合污染指数在0.492—0.736范围内,33.3%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达警戒水平(2级),不适合无公害芋艿的生产。  相似文献   
803.
传感器组的报告有:(K1)K Suzuki,以新颖化学传感探针为基础的化学传感器;(K2)Yu G Vla-sov,分析化学中的传感阵列(电子鼻与电子舌)——历史与现状;(K3)S Dong,供传感器与传感技术用的生物材料与纳米结构集成体的整合;(K4)N El Murr,易适应还原氧化反应的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生  相似文献   
804.
深部组织信号与疾病间有着强烈的相关性,临床上对深部组织的检测诊断一般依赖于医学影像设备等大型仪器,成本高昂且不利于长期监测.不同于笨重的大型设备,微创及无创的柔性电子器件可以在体长期佩戴,实现深部组织信号的连续采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进行精准化、个性化治疗.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深部组织的生理、生化信号的检测机制,重点分析器件的制备方法、关键性能指标以及数据无线传输技术.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05.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能与人体稳定集成,具有多生理参数和运动参数连续动态测量能力,可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控、精准医疗、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充分展示了利用连续动态多参数信号测量的进行疾病、动作、语音等判定与识别的优势.本文通过介绍柔性可穿戴器件在物理信号、化学信号和图像信号传感中应用,从硬件平台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柔性可穿戴器件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方法和进展,展示了基于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的智能识别技术,分析了柔性可穿戴传感与智能识别技术在柔性化集成、数据传输、能源供应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6.
目前微型分光光度计已广泛应用于水质在线分析仪器中,而杂散光作为分光光度计检定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对于测量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分析了杂散光的来源及其对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的影响,搭建了测试平台,对两台不同程度杂散光的微型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检测,并将其分别应用于六价铬水质分析仪中,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杂散光的存在会引入较大的测量误差,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其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在仪器设计制造和实际应用工作中须重视对杂散光的抑制和控制,从而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进一步保证用水安全,降低水质污染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807.
胡木宏  王治文 《中国物理》2004,13(8):1246-1250
The dipole-length,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bsorption oscillator strengths for the 1s^22p-1s^2nd(3≤n≤9) transitions of the lithium-like systems with Z=11 to 20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energies and the multi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avefunctions obtained from a full core plus correlation method.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f-values calculated from the length,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formulae is excellent. Our results agree close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Combining these discrete oscillator strengths with the single-channel quantum defect theory, the discrete oscillator strengths for the transitions from 1s^22p state to highly excited states (n≥10) and the oscillator strength densi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bound-free transition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808.
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一维液晶光子晶体透射谱特性.实验给出了不同液晶缺陷层电压下的透射谱,电压范围在0~10 V内,透射峰的相对透过率变化为48%~18%,禁带宽度290 nm调谐范围88 nm,透射峰半峰全宽7 nm.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这些特性可以使一维液晶光子晶体用于调谐光滤波器和光开关.  相似文献   
809.
绿色植物反射光谱的特征及其在监测农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仲辉 《物理》1993,22(11):673-678
介绍了在0.4-2.4μm波长范围内绿色植物反射光谱和土壤反射光谱的一些主要特征以及植被光谱指数和导数谱的一些应用,还讨论了如何从农作物反射光谱中提取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农学参数和生理参数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10.
袁剑辉  程玉民  张振华 《物理学报》2009,58(4):2578-258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空位缺陷的扶手椅型与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杨氏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扶手椅型(5, 5), (10,10)和锯齿型(9, 0), (18, 0) 纳米管在无缺陷时其杨氏模量分别为948,901和804,860 GPa. 随管径的增大,扶手椅型和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弹性模量分别减小和增大,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 随着C纳米管中单点空位缺陷的均匀增加,杨氏模量下降,当缺陷比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杨氏模量下降骤然趋缓,形成一下降平台;双空位缺陷对C纳米管杨氏模量的影响与其分布方向有关;随单点空位缺陷间原子数的增加,在轴向上,杨氏模量下降到某一值小幅波动,而在周向上杨氏模量先下降,然后上升到某一稳定值. 随两单点空位缺陷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增大,杨氏模量又呈微降趋势. 通过分子间σ键与π键特征及缺陷间近程电子云耦合作用规律与空位缺陷内部5-1DB缺陷的形成特点等理论对上述规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位缺陷 C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 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