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769篇
化学   174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76篇
综合类   184篇
数学   143篇
物理学   6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蝇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乙酸乙酯/正己烷为终止剂(含1% H3PO4)和萃取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在316 nm检测,外标法分析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量,表征家蝇粗酶液中细胞色素P450催化的对硝基苯甲醚 O-脱甲基活性的新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 ng; 分析精密度的RSD为1.02%; 0.351, 1.755和8.755 μg对硝基苯酚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2.34%~87.60%; 回收率的RSD为2.64%~5.90%;对硝基苯酚在9.72~486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5.应用本方法比较了家蝇吡虫啉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家蝇抗性品系的P450 O-脱甲基活性是敏感品系的3.34倍; 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提高是家蝇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2.
娄文勇  郭强  郁惠蕾  宗敏华 《催化学报》2009,30(12):1276-1280
 采用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用于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还原反应, 可高选择性地生成 (R)-1-三甲基硅乙醇. 结果表明, 固定化于海藻酸钙的细胞催化该反应的产物收率比游离细胞的高. 不同辅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显著, 以葡萄糖为辅底物时, 反应的初速率较快, 产物收率较高. 该反应的最适条件为: 辅底物 (葡萄糖) 浓度 110 mmol/L, 振荡速度 180 r/min, 缓冲液 pH 值 6.0, 反应温度 30 oC, 底物浓度 20 mmol/L. 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的初速率、产物收率和产物的 ee 值分别为 11.4 μmol/h, 96.5% 和 99.9%.  相似文献   
973.
以含猪IL-18全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IL-18为模板,PCR扩增猪IL-18成熟蛋白基因.将IL-18成熟蛋白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IL-1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His-IL-18),并进行融合蛋白的纯化、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表明,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104的融合蛋白,westem blot证实His-IL-18能与猪IL-18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猪IL-18经纯化后,能明显刺激猪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Marc-145细胞上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活性为2.50×103IU/mg,在PK-15细胞上抗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活性分别为2.00×103和2.24×103IU/mg.表明建立的表达系统能够表达重组猪IL-18,表达的重组猪IL-18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74.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尺度下对正常中性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表面形貌及细胞的硬度、粘附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平均粗糙度(Ra=5.31±1.52 nm),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更为复杂,细胞表面平均粗糙度显著升高(Ra=26.54±8.01 nm).此外,细胞的生物机械特性也有显著差别:中性粒细胞的硬度为9.5±1.3 kPa,AFM针尖与中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力为135±23.4 pN;K562细胞的硬度为3.0±0.8 kPa,AFM针尖与K562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力为95±15.6 pN.AFM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探测表明,中性粒细胞和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和机械特性均有明显差异.通过对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的探测可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子力显微镜有望成为临床肿瘤诊断的工具.  相似文献   
975.
为探讨维甲酸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收集30例实验组BALBC小鼠血清标品,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se、zn、cu、Fe、Ca、Mg含量。结果表明,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维甲酸组Zn、Mg含量低于对照组,se、cu、Fe、ca含量和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维甲酸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与肝癌发生、靠展无相关件.  相似文献   
976.
介电电泳芯片及其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在交流和直流电压电场中,介电电泳(DEP)芯片进行细胞分离富集的机理.按照驱动电场的差异对DEP芯片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比较了DEP芯片微电极的叉指电极、抛物线电极、堡式电极、三维电极等典型结构.特别对近年来DEP芯片在单细胞分析、细胞分离与富集以及临床细胞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7.
采用高传能线密度(LET) 重离子辐照人胃癌SGC7901 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观察重离子诱导人胃癌SGC7901 细胞周期、凋亡和MSH2 表达状况。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SGC7901 细胞在辐射后72 h G2/M 期所占细胞比率(33.26±0.08) 和凋亡率(24.16±0.64) 均达到峰值,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经重离子照射后,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在6 h 最高。结果提示:重离子在体外诱导SGC7901 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且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效应;重离子在一定剂量和时间下,诱导了SGC7901 细胞MSH2 基因表达。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 可能参与了重离子辐照诱导胃癌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应答。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SGC7901 were irradiated with high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carbon ion. Apoptotic cells after irradiation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expression of MSH2 genes in the irradiated cell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RT-PCR assa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G2/M (33.26±0.08) or apoptosis (24.16±0.64) of SGC7901 cells reached a maximum after irradiation at 72 h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And heavy ion irradiation efficientl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MSH2 gene at 4.0 G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6 h.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heavy ion beam could induce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time-dependent manners. Furthermore, expression of MSH2 genes activated by carbon ion irradiation suggests that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 MSH2 might be involved in DNA repair pathways.  相似文献   
978.
将替拉扎明(TPZ) 与聚乙二醇包被的金纳米粒子(PEG-GNP) 偶联,形成新型替拉扎明-金纳米粒子复合物(TPZ-PEG-GNP)。利用酶标仪获得TPZ-PEG-GNP 在200  800 nm范围内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检测TPZ-PEG-GNP 在人肝癌HepG2 细胞中的摄取量;MTT法检测TPZ-PEG-GNP 对HepG2 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香豆素-3-羧酸(3-CCA) 羟自由基探针检测X 射线和碳离子辐照下TPZ-PEG-GNP 在水中的羟自由基辐射增强效应;克隆形成法检测X 射线及碳离子辐照下TPZ-PEG-GNP 对HepG2 细胞的辐射增敏效应。实验结果表明:TPZ偶联到PEG-GNP 上形成的TPZPEG-GNP 对HepG2 细胞基本无毒;在有氧条件下,TPZ-PEG-GNP 在水中显著增加X射线和碳离子辐照下的羟自由基产额,对HepG2 细胞具有明显的辐射增敏效应;在X 射线及碳离子辐照下10% 存活水平时,TPZ-PEG-GNP 对HepG2 细胞的辐射增敏比分别为1.23 和1.47。

Tirapazamine (TPZ) was conjugated with polyethylene-glycol-coated gold nanoparticles (PEGGNP) to form new tirapazamine-gold nanoparticle compounds (TPZ-PEG-GNP).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PZ-PEG-GNP at wavelengths from 200 to 800 nm was measured with a microplate reader. The kinetics
of TPZ-PEG-GNP uptake by human hepatoma  HepG2 cells was determin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o evaluate the cellular toxicity of TPZ-PEG-GNP, the effect of TPZ-PEG-GNP on HepG2 cell viability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the MTT method. Moreover, the radi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hydroxide radical production in ultra-pure water with TPZ-PEG-GNP exposed to X-rays and carbon ion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oumarin-3-carboxylic acid (3-CCA) as the free radical probe. More importantly, the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f TPZ-PEG-GNP on HepG2 cells irradiated with X-rays and carbon ions was assessed with the clonogenic survival assay.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PZ-PEG-GNP had nearly no toxicity to HepG2 cells. The yield of hydroxide radicals in ultra-pure 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TPZ-PEG-GNP after exposure to X-rays and carbon ions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an obvious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of TPZ-PEG-GNP on HepG2 cells was observed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The radiation enhancement ratio of TPZ-PEG-GNP on HepG2 cells exposed to X-rays and carbon ions was 1.23 and 1.47 at 10% survival level.  相似文献   
979.
激光光镊拉曼光谱技术(LTRS)是一种将激光光镊与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能够保证在生理条件下捕获、操控、测量在悬浮状态下单个活性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研究。这种在单细胞研究上的独特优势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激光光镊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历程为主线,围绕拉曼光谱技术在细胞分选及细胞的特性研究,多光镊拉曼光谱系统,微流控传输系统,多模式分析系统四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光镊拉曼光谱技术如何通过其他技术联用及其技术的改进实现在多数据采集与整合,高效率,高通量和自动化的传输方面的发展,并概述了LTRS技术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80.
王杰  陈鹏 《化学学报》2017,75(12):1173-1182
生物正交反应在化学生物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生物正交反应以新化学键生成的连接反应为主,其在实现生物分子的“标记”、“示踪”和“捕捉”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类新兴的反应类型--以化学键断裂为基础的生物正交剪切反应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分子的“释放”、“激活”和“操控”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生物正交剪切反应,总结了这些反应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已经实现的用途.随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这些反应在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包括小分子前药的激活、蛋白质功能的调控、细胞的工程化等.最后文章对生物正交剪切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