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0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4082篇
化学   7287篇
晶体学   191篇
力学   199篇
综合类   354篇
数学   1768篇
物理学   267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HL-1装置上观测到大量的密度极限破裂放电。其主要特性是破裂前偏离几何中心的磁面位移很小,中心区总是观测到锯齿现象,破裂后,其电流中断时间大于20ms。本文详细分析了出现在电流上升段,坪段及下降段密度极限破裂的特征。其中一类是由于辐射功率超过加热功率所确定的村上极限,没有观测到先兆振荡;另一类是由于约束变坏所确定的赫吉尔极限,可观测到驰豫几毫秒的先兆振荡,这类放电破裂后多数能恢复。该装置运行的最大村上参数是0.35×10~(20)m~(-2).T~(-1)。  相似文献   
942.
液相合成γ—丁内酯新型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衍华  骆有寿 《应用化学》1997,14(4):105-107
液相合成γ┐丁内酯新型催化剂林衍华*骆有寿(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关键词γ-丁内酯,1,4-丁二醇,Cu-Zn-O催化剂,绿铜锌矿1996-12-04收稿,1997-06-06修回γ-丁内酯是一种精细化学品,用作高沸点、...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提取了杂交水稻COryza Sativa L.)的三系及其F,代的组蛋白,采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及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进行了比较.水稻和小牛胸腺的H,,H‘在两种凝胶电泳中都显示了相同的泳动率.水稻H:. , H:、比小牛胸腺中的相应组份在两种凝胶电泳中皆显示较低的泳动率,具较大的分子量.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中,H,表现出种的特异性,而且杂种F:的H,含量高于亲本,这提供了一种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研究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44.
 采用射频(13.56 MHz)反应溅射方法制备a-SiC:H 薄膜,并将其在空气中进行高能γ射线(平均为1.25 MeV)辐照,5个样品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2×104,4×104,6×104,8×104 Gy。采用拉曼及红外光谱对薄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了其结构与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与分析表明:随样品吸收剂量的增加,陷入空穴中的电子会被激发,a-SiC:H薄膜中的SiC成份增加,电阻率变小,数量级为105Ω·cm;薄膜存在结晶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由Si-O-Si键断裂而产生的Si取代膜中C-C键中的C而形成晶态SiC,在此过程中出现了Si-O-Si键及a-SiC:H的减少,晶态SiC的增加。经γ射线辐照后薄膜的氢含量降低,折射率从5.19增大到5.53,辐照后薄膜的透过率均低于原膜的透过率。在500~2 300 cm-1(对应波长为20.00~5.29 μm)波段内,a-SiC:H薄膜存在一定的增透作用。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将针对《数学1》第二章《函数及其基本性质》的编写思路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946.
非线性纵向数据模型中自相关性和随机效应的存在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刻画纵向数据协方差结构有三种可能因素 ,即序列相关 (特别是一阶自相关 )、随机效应和常规的随机误差 (Diggleetal,2 0 0 2 ) .本文研究非线性纵向数据模型的自相关性和随机效应存在性的单个和联合检验 ,得到了检验的score统计量 ,并利用血浆药物渗透数据 (Davidian&Gilinan ,1 995)说明检验方法的应用 .  相似文献   
947.
以铝酸镧晶体为基片,采用两步法制备T1-2212超导薄膜,包括在低温(150℃)下利用激光脉冲沉积(PLD)工艺沉淀Ba2CaCu2Ox非晶前驱体薄膜和在高温(740~830℃)下前驱体薄膜的铊化结晶、取向生长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膜的相组成为T1-2212,表面存在大量均匀分布的成分为T12Ba2CaCu2Ox的亚微米颗粒,其零电阻温度为101K,薄膜与基片之间界面清晰,没有过渡层,薄膜具有良好的c取向外延条纹。  相似文献   
948.
在高温高压 ( 4 0GPa ,870℃ )下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KNb1 -xMgxO3-δ(x =0 0— 0 3 )系列固体电解质 ,并系统地研究了Mg掺杂对其结构相变和导电性的影响 .变温拉曼谱和DTA测量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KNb1 -xMgxO3-δ发生了结构相变 ,由铁电正交、四方相转变为顺电立方相 .由于Mg掺杂削弱了B位离子对自发极化的贡献以及A位离子与BO6 八面体间的耦合作用导致了居里温度下降 .其中KNb0 85Mg0 1 5O2 775的居里点大约下降 40℃ ,为 3 92℃ .阻抗谱测量表明 ,所有样品都具有离子导电特征 ,但晶界效应较强 ,电导主要由晶界决定 .通过掺杂 ,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 ,其中KNb0 9Mg0 1 O2 85的氧离子电导率最高 ,70 0℃时达到 1.2× 10 - 3S cm .  相似文献   
949.
合成并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了胆甾(烷)醇十一碳烯酸酯分别与庚烯 1、二氧化硫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得到的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三元胆甾型侧链液晶共聚砜,用温控式偏振光显微镜观测了产物的液晶性能.结果表明:随庚烯 1单体单元组份含量的增加,该三元共聚砜的液晶相转变温度均降低,采用庚烯 1单体参与共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胆甾型侧链液晶共聚砜的热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950.
合成了一种新试剂1-(4-磺基苯)-3-(6-溴-苯并噻唑)-三氮烯(SPBMBTT),并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 11.3的Na2CO3-HCl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钴(Ⅱ)形成配合比为1∶2的橙红色配合物,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9×105L.mol-1.cm-1,钴(Ⅱ)含量在0~24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已用于vita-min B12针剂和茶叶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