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3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393篇
化学   652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440篇
综合类   307篇
数学   1398篇
物理学   202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借助于分子中电子运动的经典转折点,定义了分子的内禀特征轮廓.文中以甲烷、甲醇和甲酸为例,详细介绍了分子内禀特征轮廓理论方法.对分子轮廓的特征截面的具体分析,可以给出形成分子过程中原子的空间变化信息.首次计算和绘出了上述分子轮廓上的电子密度分布图,它与分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给出了对分子边界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付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解气相色谱(Py-GC)及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等分析手段,探讨了我国山西繁峙煤镜质组的生烃特征,鉴定了如气体烃、正构脂肪烃、苯酚、单环芳烃以及甲氧基酚类等热解产物67种化合物。用相继等温热解法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取了热解产物如气体组分(C1 ̄C6)、轻烃(C7 ̄C14)、重烃(C15 ̄C30)、正构脂肪烃(nCi)、烷基芳烃、苯酚等的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新疆阿尔泰特地区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及矿区二长花岗岩平衡的热液中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及配分模型,并应用Grang等位线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行为。研究表明,在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保持惰性,成矿热液与岩浆热液关系不大,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  相似文献   
64.
A kind of azo-containing resin (Azo-R) was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way through the coupling reaction of 2-nitro-N-methyldiphenylamine-4-diazoresin (NDR) with phenol, and a new covalentely attached multilayer film from Azo-R as H-donor and photosensitive diazoresin, diphenylamine-4-diazoresin (DR) as H-acceptor via H-bonding attraction by selfassembly technique has been fabricated. Follow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diazonium group of DR under exposure to UV light, the H-bonds between the layers of the film convert to covalent bonds and the film becomes very stable toward polar solvents or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Thus the UV-irradiated azo-containing films can be used to measure photocurrent in a conventional three-electrode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using KCl as supporting electrolyte.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azo-containing multilayer fil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65.
《分析化学》2007,35(4):570-570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该书可作为从事色谱及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66.
Static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s of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1, 2,3 and 4 were calculated by the TDHF/PM3 metho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ptim.zed at the semiempirical PM3 quantum chemistry level, showing due to the cancellation of symmetric center, these amino acid zinc(H) porphyrins exhibit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The analysis of β components indicated that these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are of multipolarizabilities, and they may be ascribed as the “mixture” of octupolar and dipoar molecules with ||βJ=3||/||βJ=1||≈5.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tic β values of non-chiral and chiral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However, the βxyz component,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to quadratic macroscopic X^(2) susceptibility of chiral material,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de chain group of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67.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Ⅰ.降水和温度变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引用气候跃变概念,结合主相关型和EOF(经验正交函数)的分析,揭示了北半球夏季气候状况在60年代发生的大规模交化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第Ⅰ部分介绍1951-1980年全球夏季降水、气温和海表水温的变化特征。降水变化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型,自北非到日本一带在60年代出现突发性降水减少,而其南北两侧则各有一条降水增多的地带。北半球温度的主要变化为60年代前期中高纬温度普遍突降,较低纬则有部分增温区,从而形成南北温差的突增。不同地区和不同要素的气候跃变在时间上可能有不同,其间的动力学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ISMO-CDCI方法点群理论,特别是不可约张量方法,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发展以及简化概念与计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国外的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如G94)中,在后自洽场(opt-SCF)计算方面,很少用到对称约化.在文献中,只见有关hbeltah群(DZh与它的子群)对称约化用于组态相关计算的报导.由于多重耦合系数的计算复杂,蜕化不可约表示多体问题的对称约化难于得到解决.我们提出了一个统一与普遍的方法,它能解决所有分子体系多体相关的点群对称约化问题[‘-6],这个方法的核心是群对称轨道(SMO)概念的提出.SMO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69.
海洋生态系中NO的发现和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小型和大亚湾1~300 m3的大型海水池的海藻养殖生态系中, 随着浮游植物生长, 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发现了一氧化氮(NO), 并测定了海洋生态系中NO的浓度值. 主要化学特征和规律是: (1) 对赤潮藻和非赤潮藻, 在生长曲线达最大值之前都可测出NO浓度; 在达到最大值之后, NO浓度迅速衰减; (2) NO浓度的时间变化曲线: 白天测得NO浓度大于黑夜(甚至可降低到测不出), 中午13~15时可测得NO(日)最大值; (3) 大亚湾天然海水藻池大约8~10 d(随天气条件而变)达藻类生长最大值, 之后逐渐衰减. 在藻生长5~7 d即可测得NO值; (4) 对实验室的赤潮异弯藻, 测得NO浓度10&;#8722;9 mol/L量级; 对大亚湾的混合藻(非赤潮藻)测得NO浓度约10&;#8722;9~10&;#8722;8 mol/L量级; 对旋链角毛藻NO浓度约为10&;#8722;8 mol/L量级. 与我们已报道的NO对非赤潮藻和赤潮藻的影响规律一致; (5) 讨论了光照条件对NO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氰乙基纤维素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以及丙酮等溶剂中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随浓度增加,溶液从各向同性状态经两相共存态转变成为完全的液晶态。升高温度到T_c,液晶相消失;降低温度到T′_c,液晶相再生成。T_c总大于T′_c。而且,浓度越高,过冷温度△T=T_c—T′_c越小。在各向同性,两相共存或完全的液晶状态,溶液平均折射率和消光度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但在两相间相互转变时,即在C_1~*和C_2~*处,n-C和 A-C 曲线上出现转折点。高聚物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X_(12)愈小,临界浓度C_1~*愈小。把描述大分子链柔顺性的参数f与X_(12)联系起来,可用 1956年 Flory的理论定性地解释溶剂对高聚物溶致性液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