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2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2022篇
化学   3189篇
晶体学   170篇
力学   92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497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蒙旦树脂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硅胶-氧化铝柱色谱对云南寻甸蒙旦树脂(XDSZ)、潦浒蒙旦树脂(LHSZ)、昭通蒙旦树脂(ZTSZ)和吉林舒兰蒙旦树脂(SLSZ)进行了族组分的分离。树脂游离酸,树脂结合酸,树脂烃和树脂醇在各树脂中的百分含量分别为XDSZ11.86,8.76,12.30,45.99;LHSZ15.89,13.91,4.90,45.99;SLSZ25.46,8.07,17.40,36.22;ZT  相似文献   
182.
多相催化反应原位红外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和建立了一套能耐高温的用于多相催化反应研究的原位红外系统,反应温度从室温到1150K,系统真空为1.0*10^5-1.0-10^-4Pa,红外光谱检测范围为4800-200cm^-1。此系统扩展了原仪器的功能,提高了仪器利用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3.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84.
Cu-ZSM-5分子筛上[Cu-O-Cu]2+物种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监测Cu-ZSM-5分子筛的振动动红外光谱随温度及不同处理条件的变化情况,观察到[Cu-O-Cu]^2+物种的形成过程,即两个Cu(OH)^+在脱水过程中经二聚形成[Cu-O-Cu]^2+,低交换度样品开始产生[Cu-O-Cu]^2+物种所需脱水温度较高,通过观察不同处理条件对[Cu-O-Cu]^2+的影响,说明Cu^2+是通过脱出[Cu-O-Cu]^2+中的超各氧而被还原为Cu^+,较高  相似文献   
185.
186.
本文报道10个三尖杉碱类生物碱的圆二色谱(CD), 我们将Kuriyama等提出的用于石蒜碱类生物碱的苯环^1Lb带的八区规则推广应用于测得的Cotton效应(CE)符号确定该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并用该类化合物结构中的"双键"生色团的"八区规则"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7.
本文分别使用荧光猝灭光谱法、荧光滴定实验及FT-IR光谱法对腺苷-5´-三磷酸(ATP)和对甲基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TAME)的相互识别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荧光实验中,发现TAME对ATP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TAME与ATP的相互作用又利用红外光谱法,推测出两者的识别作用位点是在TAME的主链胍基和ATP的磷酸根基团上,结合力为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力。另一方面,本文又分别考察了TAME同ADP和AMP的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猝灭常数,发现TAME与ADP和AMP的作用非常弱,说明TAME对ATP的识别作用有较强的选择性。这种识别作用的发生,对深入理解在ATP合成和水解过程中,ATP合酶中精氨酸残基如何起到“触点”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8.
研究了铽(III)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配合物与电化学聚合方 法得到的聚合漆酚(EPU)发生配位反应及pH = 10.2时形成配合物Tb(III)-TTA- EPU的组分和结构。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Tb~(3+)分别与EPU,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AES)测定结果证明了每个 Tb~(3+)分别与EPU分子中1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和3个TTA~-发生配位,从而得到配合 物的结构。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表明发生配位反应后该配合物进一步交联,从 而难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我们对 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生强的荧光,主要是Tb~ (3+)离子的~5D_4→~7F_5的跃迁。讨论了溶剂、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 pH = 10.2时,合成的配合物有最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9.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方法,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过程。结果指出,丙三醇的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表面过程,其间包括脱水、吸附、解离等步骤.根据CV和红外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Pt电极上丙三醇解离吸附的表面反应机理和不同电位下丙三醇氧化的分子过程。  相似文献   
190.
孙素琴  刘军  周群 《分析化学》2002,30(2):140-14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aman)光谱法对大黄(西宁大黄)与伪品大黄(华北大黄、山大黄、水根大黄)进行了无损快速的鉴别。结果表明:尽管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差别较小,有大部分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在红外、拉曼谱图中各自的特征峰较突出,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可直接鉴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