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1篇 |
免费 | 932篇 |
国内免费 | 64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381篇 |
晶体学 | 14篇 |
力学 | 38篇 |
综合类 | 98篇 |
数学 | 452篇 |
物理学 | 23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70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62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We investigate the sudden birth and sudden death of entanglement of two qubits interacting with uncorrelated structured reservoirs. The system is initially prepared in two-qubit extended Werner-like state. We work out the dependence of the entanglement dynamics on both non-Markovian environments and the purity of initial state, and show that non-Markovian environments and the purity can control the time of the two-qubit entanglement sudden death and the reservoirs' entanglement sudden birth. Furthermor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urity and initial entangIement, the revival of qubits' entanglement can manifest before, simultaneously or even after the disentanglement of their corresponding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2.
ZHAO Hui WANG Zhi-Xi 《理论物理通讯》2007,47(1):45-48
We investigate the entanglement of formation for a class of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mixed states. We present a kind of generalized concurrence for a class of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pure states such that the entanglement of formation is a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convex function of the generallzed concurrence, from the monotonicity and convexity the entanglement of formafion for a class of high-dimensional mixed states has been calculated analytically,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用自己研制的六道中性粒子分析器(即中性粒子谱仪),测量HL-1托卡马克装置离子温度的实验,给出了在1986年进行的一组放电实验所得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及其随放电时间变化的结果,测得的中心离子温度的典型值为474eV,在相应等离子体参数下,Artsimovich经验公式给出450eV 相似文献
14.
Let R be a commutative ring without nil-factor.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problem of quasi-valuation ring presented in the reference “Wang Shianghaw, On quasi-valuation ring, Northeast People‘s Univ. Natur. Sci. J., (1)(1957), 27-40”,when the quotient field of R is an algebraic number field or an algebraic function field, and we obtain a characterization of quasi-valuation rings.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磁流体理论,导出了包含导电端板“线结”效应的热电子等离子体低频交换模的色散关系,分析了热电子环的稳定作用,求出了稳定性判据。“线结”效应能大大降低交换模的增长率。取热电子密度为零,就得到简单流体等离子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Entanglement Swapping and Disentanglement via an Entangled State of Atoms Interacting with a Cavity Fiel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 consider entanglement swapping and disentanglement schemes via an entangled state of three two-level atoms interacting with a coherent field.When a two-level atom C,entangled with two other two-level atoms A and B,is injected into a high-Q cavity and atoms A and B are far away from the cavity,the entanglement swapping or disentanglement can be realized by carrying out the measurement on the atom C and by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interaction time of atom C with the coherent field. 相似文献
17.
初始处于纠缠的原子与附加类克尔介质的光腔相互作用,运用共生纠缠的度量方法对原子间的纠缠演化动力学进行研究,分析了腔场粒子数、介质非线性效应及原子与腔场的失谐量对纠缠演化的影响,发现处于腔场真空态下原子间的纠缠作周期性震荡演化,而处在腔场粒子数态下的原子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纠缠突然死亡现象;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作用下,处于腔场粒子数较小范围内(n≤5)的原子间也会产生纠缠突然死亡现象;但随着腔场粒子数的增加纠缠突然死亡现象消失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纠缠初始值;当腔场处于任意粒子数态时,由于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均可抑制纠缠突然死亡现象的发生;当腔场在没有类克尔介质作用时,原子与腔场间的失谐量同样可以避免纠缠突然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最近提出的具有纠缠序参量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作通俗简要的介绍.在这个凝聚体中,不同种原子间形成自旋纠缠的原子对,而系统就在这个纠缠对上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相似文献
19.
非灰气体中辐射全交换面积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描术非灰气体辐射特性的指数宽带模型引入均匀离散射线法,推导了非灰气体参与介质条件下,辐射全交换面积的计算式,并计算了二维封闭体系的辐射全交换面积。结果表明,均匀离散射线法可用于模拟非灰气体中的辐射换热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ICP-AES测定超导粉中痕量镍的新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对超导前驱粉中痕量镍测定时的基体干扰及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存在的基体元素产生严重基体效应,导致测定重现性及准确度变差,实验采用分离富集方法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中首先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Bi3+及部分Pb2+,Sr2+,Ca2+,Cu2+等基体元素;在碱性条件下再通过甲苯萃取镍与丁二酮肟的络合物、稀盐酸反萃取富集镍;对分离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模拟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9%,方法检出限为0.19μg.g-1。该方法已用于超导前驱粉样品中痕量镍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