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7篇
  免费   2510篇
  国内免费   7476篇
化学   16236篇
晶体学   256篇
力学   377篇
综合类   511篇
数学   1633篇
物理学   638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632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992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979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1191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1000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962篇
  2002年   878篇
  2001年   802篇
  2000年   690篇
  1999年   722篇
  1998年   609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578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515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98篇
  1991年   432篇
  1990年   378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31.
通过ω-溴代丁基季盐与一系列取代芳醛的固/液相转移Wittig反应合成了1-芳基-5-溴代戊烯-1,然后利用其与α-三唑基酮的固/液相转移催化C-烷基化反应,合成了9个标题化合物,对其中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标题化合和的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32.
多嵌段聚醚氨酯脲为基质的新型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型多嵌段聚醚氨酯脲,而且用这类聚醚氨酯甩与高氯酸锂制得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复合物。在室温和50℃之间,其电导率比聚环氧乙烷为基质的固体电解质的高一到二个数量级,它还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对于室温薄膜蓄电池来说,这种新型的固体电解质是一类良好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933.
应用安培检测-流动注射分析法快速测定制革废液中的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安培检测-流动注射分析法快速测定制革浸灰,脱毛工序废液中的硫的含量,与常规的铁氰化钾法相比,不仅分析速度快(30-60s),测定准确,而且精度和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0.10μmol/L,在制革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4.
林华水  田昭武 《分析化学》1993,21(3):352-35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离子色谱方法,采用恒电流电场代替机械泵输送离子,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易操作的电迁移微离子色谱仪,并检测了几种常见的阴离子,Cl~-、Br~-、NO_2~-的检测极限为10~(-11)~10~(-12)mol,峰高和保留时间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均<3%,进样量与峰高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935.
申乾宏  杨辉  高基伟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0):1758-1762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钛酸丁酯水解制备了具有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混晶晶粒的TiO2溶胶。以四磺酸酞菁铜(CuTsPc)为敏化剂,经水浴加热后获得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的TiO2溶胶。使用该溶胶浸渍-提拉涂膜,在室温下晾干即可得到酞菁敏化的TiO2薄膜(CuTsPc-TiO2)。对敏化溶胶的制备条件及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CuTsPc的负载机理。结果表明:延长水浴时间或提高TiO2溶胶中的CuTsPc浓度有利于增大薄膜中CuTsPc的负载量。随着薄膜中CuTsPc量的增加,薄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增强,但CuTsPc负载过多又会导致薄膜光催化活性降低。CuTsPc通过静电作用在TiO2胶粒表面发生吸附,从而实现在薄膜中均匀、牢固的负载,保证了CuTsPc-TiO2薄膜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6.
稀土金属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Eu(Ⅲ)、Pr(Ⅲ)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Eu(Ⅲ)和Pr(Ⅲ)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HSA与Eu(Ⅲ)、Pr(Ⅲ)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发生了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Eu(Ⅲ)、Pr(Ⅲ)对HAS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图表明:Eu3+和Pr3+在HSA分子中至少有两类结合位点,Eu3+与HSA形成2.76∶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12.03和9.05;Pr3+与HSA形成2.2∶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9.89和6.97。同时用圆二色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 Eu(Ⅲ)和Pr(Ⅲ)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7.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RTILs) as advanced, technological solvents can be designed to fit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hey used as green “media and/or catalysts” for chemical synthesis have been extensively reviewed recently. RTILs1 not only show …  相似文献   
938.
将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与药物敏感膜相结合,研制成一种对麻黄碱有良好响应的药物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DrugFET).该器件具有全固态化、体积小、易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等优点.采用磷钨酸作电活性物质,制成PVC膜ISFET,对麻黄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6~1.0×10-1mol/L,检出限为1.0×10-6mol/L,传感器适宜的pH范围为3.0~8.0.用该传感器分析麻黄碱片剂的含量,结果和药典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939.
研究了Zn2+、Cd2+、和Hg2+离子在碱式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胺肟树脂(BMAO)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速度受粒内扩散所控制。测得粒内扩散系数分别是1.22×10-4、2.42×10-4和3.90×10-4cm2·s-1;Hg2+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浓集因数随Hg2+离子浓度降低而上升,有利于从稀溶液中除去Hg2+离子。将树脂加至Zn2+、Cd2+或Hg2+离子浓度为50ppm的溶液中,离子去除率分别是96.1、99.9和99.3%。  相似文献   
940.
焦勇  韩大雄  杨频 《中国科学B辑》2005,35(4):303-311
大脑中淀粉样β多肽(Aβ)的纤维化沉积是Alzheimer氏症(AD)的一个关键性病理事件. 体外实验发现, 近生理浓度的锌离子即有很强的诱导Aβ 聚集的能力. 铜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强烈地抑制锌离子诱导的Aβ 聚集. 铜离子作为体内锌离子的潜在抑制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子模拟法研究了铜离子抑制Ab聚集的可能机理. 在单环模式中发现Y10残基有明显的促螺旋化作用, [Cu-H13(Nπ)-Y10(OH)]配合物形成了局部准3.010螺旋结构. 在多环模式中发现Q15和E11残基的侧链协同配位使体系能量大幅降低, 变构效应显著. 配合物[Cu-3N-Q15(O)- E11(O1)]和[Cu-H13(Np)-Y10(OH)]由于变构为准螺旋构象, 极可能以可溶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另外, 发现氢键作用是Ab 聚集的主要驱动力. 以上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铜离子与AD致病机制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制定相应的“抗淀粉样沉积”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