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0篇
  免费   2464篇
  国内免费   994篇
化学   2873篇
晶体学   136篇
力学   308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709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同创材料表面新技术工程中心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在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与发展以等离子体产生、离子源技术为基石,大力发展复合离子注入、复合离子沉积及镀膜设备和相关工艺。以离子源、多弧、磁控溅射等核心技术,多元化发展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产品和工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向工业和民用产品转化紧跟等高子体技术的国际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离子源、等离子体源等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92.
云中客 《物理》2006,35(11):982-982
等离子体清洗经常使用在材料处理和半导体工业上,虽然等离子体也可以快速地消灭细菌,但由于它们都处于高温状态,所以一直无法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三年前,荷兰Eindhoven大学的一些物理学家发展了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等离子体针”。  相似文献   
93.
我国低温等离子体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南 《物理》2006,35(2):130-139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等离子体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磁场重联、尘埃等离子体等,使人们对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掀起了新的热潮.在应用方面,几乎所有理工类实验室都有涉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实验装置,这使得在我国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研究非常普及,包括微电子工业中的等离子体工艺,各种坚硬、耐腐蚀、耐摩擦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制备,聚合物以及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等等.随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低温等离子体的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低温等离子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介绍了一些有关低温等离子体的热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彩涂前处理表面调整转化层中Ti、Ni含量及钝化膜中Cr含量.以表征表面调整转化层厚度及钝化膜厚度,采用本方法准确度高、快速简便,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5.
目前,世界上已有3个实验组独立成功地利用激光场的尾波加速单能电子束。当一束强的激光脉冲进入气体或等离子体时。激光的电场可以加速运动的电子,直到相对静止的离子通过库仑场把电子拉回为止。等离子体波沿着激光脉冲的尾场运动。在合适的条件下,电子能够被等离子体波带着走;而以前。被加速的电子的能量是分散的。但是,只要加速过程在合适的时间停止。正在加速的电子可以超过等离子体波,而且所有的电子都达到相同的能量。由法国科研中心(GNRS)的维克多·莫片(Victor Malka)领导的小组和由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斯多达·孟格利斯(StuartMangles)领导的小组已精确地调整其激光器和等离子体的参数,分别产生了能量约为170MeV和70MeV的准直电子束。  相似文献   
96.
根据光束偏转原理,研制了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该系统使用计算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上下位机,采取上下位机通讯的方式控制步进电机及二维移动架的移动,以改变探测光的相对位置,并利用单模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探测到的光偏转信号传入数字示波器进行存储,最后计算机将示波器中采集到的光偏转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使用该系统对激光等离子冲击波的衰减过程进行了实际测试,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7.
蔡少辉 《物理》2006,35(9):754-758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专家。今年8月16日是他80华诞喜庆,于敏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在原子核理论、核武器的基础理论、等离子体和自由电子激光理论研究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此,我祝于敏院士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学术生命长青!  相似文献   
98.
手分为多节段的人体热调节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人体热调节柱状模型和手的多节段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更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人体热调节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设计试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 (1)当取合适的血流量时,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手部温度稳定时,血流量都在确定的范围内;(2)血液流量是手部温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体组织和动脉入口温度对手部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
Since tungsten was chose as the divertor tiles of 1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tungsten and its coating as plasma facing material (PFM)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s by fusion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Recent years, tungsten coating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00.
朱少平 《物理》2006,35(9):771-772
第一次见到于敏先生是1982年9月,那时我刚到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于先生是所长.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那时候当面向于敏先生请教的机会不多,但认认真真拜读过于敏先生写的一本内部讲义.很为于先生的学识折服,因为在讲义中于先生易懂且严密地论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后来又读过于敏先生写的另一本内部讲义《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更加深了对于先生学术造诣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