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4篇
  免费   2361篇
  国内免费   971篇
化学   2963篇
晶体学   111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7345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碱熔融后分离硅、铝等元素及钠盐,用硝酸和高氯酸破坏滤纸和溶解沉淀,用ICP-AES法测定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讨论了溶解样品条件、共存元素干扰等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实际样品的稀土总量与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结果一致,配分量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结果一致。RSD(n=11)在0.15%~1.1%,加标回收率为97%~105%。测定范围为:La_2O_3/REO(80%~98%);CeO_2/REO(2%~20%);REO(16%~70%)。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及配分量。  相似文献   
922.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口含烟中钠的方法,并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 553 4 和1. 845 μg / Kg,平均回收率为92. 00% ~ 97. 63%,RSD 低于5. 535% (n = 6). 应用方法对不同品牌的口含烟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牌口含烟中钠含量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23.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Ag@Ag Br/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电极,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在负偏压和可见光作用下,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测定,采用电化学技术和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电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下制备的Ag@Ag Br/Ni膜电极是由表面沉积纳米Ag的纳米晶Ag Br颗粒构成的薄膜,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最佳负偏压和可见光照射下反应12 min,薄膜光电催化罗丹明B(c=5 mg·L~(-1))的降解率是多孔Ti O2(P25)/ITO纳米薄膜的10.2倍。相对于未加偏压的光催化,降解率提高了2.0倍;在保持薄膜光催化活性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电极表面纳米Ag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对于光阴极反应(导带反应)的活化作用是光电催化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负偏压下Ag@Ag Br/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24.
建立了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fsLA-MC-ICP-MS)原位微区分析玄武岩玻璃中Mg同位素的方法.溶液进样-干气溶胶条件下浓度匹配实验表明,样品和标准样品中Mg浓度比在0.4 ~3.0时,可获得准确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条件对Mg同位素的准确测定有明显的影响,激光剥蚀斑束和扫描速率变化,使得质谱仪的质量歧视效应随进样负载量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变化,并影响样品Mg同位素组成;激光剥蚀频率与δ25 Mg正相关,与δ26 Mg负相关,当剥蚀频率大于4 Hz时,δ25 Mg和δ26 Mg趋于平稳;超快激光的能量密度对Mg同位素组成影响较小.利用本方法对国际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本方法具有制样简单、快速的特点,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为火山玻璃中Mg同位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25.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孔穴中定位生长纳米碳管电极, 分析了负偏压对纳米碳管电极生长的影响. 该电极对铜离子的电化学检测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碳管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检测性能, 位于-0.0100 V附近的铜离子的还原峰峰形良好, 其电流在铜离子浓度为0.01~0.30 mmol•L-1时, 与Cu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9975, 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926.
大气压旋转螺旋状电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催化甲烷偶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研制的具有旋转螺旋状电极的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催化甲烷偶联制碳二烃. 实验采用铜电极和不锈钢电极分别考察了输入电场峰值电压和甲烷、氢气进料流量等参数对甲烷转化率和碳二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 在长时间连续反应无明显积碳的情况下, 最佳试验结果是电极材料为金属铜, 进料流量为60 mL•min-1, V(CH4 )/V(H2)=1的条件下, 输入电场峰值电压为2.3 kV时, 甲烷转化率为70.64%, 碳二烃单程收率及其选择性分别为69.85%和 99.14%.  相似文献   
927.
In this stud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for monitoring 17β-eatradiol (E2) was developed. The small molecule E2 was immobilized on a CM5 sensor chip for an indirect competitive immunoassay to detect E2. The SPR response bahed on the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was measured by injecting the sample solution into the flow system. The limitation of detection was 0.445 μg/L. The developed SPE-SPR system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eawater samples. Recovery of E2 was 91.6%-93. 1%.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 for the E2 assay were between 10.9%-15.1% (n = 3). The range of determination of E2 samples from the sewage in the coastal marine environ-ment was between ND(lower than detection limit) and ca. 11.78 ng/L.  相似文献   
928.
等离子体法合成超细碳氮化钛固溶体微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tiCl4、CH4和N3或NH3为原料, 在直流电弧氢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合成了三元超细碳氮化钛(TiCxN1-x)固溶体微粉。考察了不同氮源及其加入量对产物组成的影响。所得不同固溶度的微粉各自都具有均一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 平均粒径<100um, 比表面>10m^2/g, 主相含量>97±10^-^2┘  相似文献   
929.
丙醛的等离子体聚合以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外部电容耦合式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制得了丙醛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的等离子体条件对丙醛的聚合行为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色谱-质谱联合分析、X-射线衍射、润湿性测定等手段研完发现,聚合物为无定形交联结构,表面能为41—45达因/厘米。  相似文献   
930.
聚丙烯微孔膜的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拉伸时的晶型转变致孔特性,从β晶相聚丙烯经单向或双向拉伸制得了新型聚丙烯微孔膜、用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技术接上了亲水性聚合物如聚丙烯酸、聚丙烯腈等。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单体性质对得到的亲水膜的亲水性、离子/溶质渗透性的影响。发现接枝聚丙烯酸的双向拉伸膜对Na~+、Mg~(++),尿素有较大的渗透性,并具有优良的形状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