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化学   1582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375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583篇
物理学   368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部分相干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晓亮  张彬 《光学学报》2002,22(9):051-1054
给出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强度二阶矩的计算公式,由此可得到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以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为例,推导出相应的M^2因子,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2.
红外耦合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目标模拟器由红外目标图像发生器和投影光学系统组成。该红外光学系统是一个要求与2个导引光学系统的光学技术参数相匹配的长焦距、大视场和具有像方远心光路的中红外光学系统。叙述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红外耦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提出它与导引光学系统一起可组成放大倍率M=4.5×的红外投影光学系统,并指出IR CRT产生的图像通过红外投影光学系统可成像在导引接收器上。针对给出的红外耦合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技术要求,光学材料选取硅(Si) 锗(Ge) 硅(Si),采用简单的柯克三片式结构完成光学系统设计。设计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简化的j-j耦合双能级成对力模型,得到了中重核基态α转移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类似于对转移,单个不成对核子对α转移有阻塞效应,这与已有的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54.
提出用正统变频滤波器抑制孤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上变频滤波器、下变频滤波器、交叉变频滤波器在抑制孤子相互作用方面的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正弦变频滤波器是最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一类随机环境中的随机游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柳向东  戴永隆 《数学研究》2002,35(3):298-302
在Solomn的模型的基础上对一类随机环境中随机游动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一个常返性准则和一些极限性质。  相似文献   
56.
We report the tunable mid-infrared generation with a periodically poled LinbO3(PPLN).Using an all-solid-state pumped Nd:YVO4 laser as the pump source and a PPLN nonlinear crystal with grating periods of 28.2-30.8μm,we have achieved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the 2.90-4.05μm spectral range by period tuning.The use of confocal cavity design has brought a compact,all-solid-state configuration with an average output powers of idler up to -200mW.The maximum power of 277mW was obtained at the wavelength of 3.35um.  相似文献   
57.
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中束流质心横向运动初步计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龙一号”强流脉冲加速器由72个直线感应加速腔和18个用于测试和真空泵接口的多功能腔组成。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研制建造中磁轴对中偏差和聚焦磁场的自然偏差所引起的束流质心偏移轨道中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束脉冲期间存在能散,使束流产生Corkscrew运动,导致束流品质变坏。而束脉冲期间的能散只能减小到一定水平,因此必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Corkscrew幅度的增长。在加速器的安装阶段,脉冲悬丝技术被应用于准直加速段聚焦磁场,并在磁轴准直测试的同时对磁场固有倾斜偏差进行初步校正。根据脉冲悬丝测试所得实验数据,采用传输矩阵法对加速段束质心轨迹进行了初步估计,计算中考虑了各加速腔聚焦磁场的倾斜和偏移误差。给出了计算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58.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heory for calculating the transport of high-energy photons and their 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s. We call this new algorithm characteristic line method, which is completely analytic. Using this new method we cannot only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transport behaviour of energetic photons, but also precisely describes the transport behaviour and energy deposition of secondary electrons, photoelectrons, Compton recoil electrons and positron-electron pairs. Its calculation efficienc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onte Carlo method. The theory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layered media situation and obtain a pencil-beam-modelled solution. Therefore, it may be applied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radiation therapy.  相似文献   
59.
锥形光纤的偏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锥形光纤以其独特的传光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光纤连接、成像及测量等领域。实验测定了不同锥角和不同长度锥形光纤的偏振特性。理论上,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边界条件给出了光在理想光纤中的场分布,阐明了实际光纤中光的传输特性。论证了锥形光纤长度与其偏振特性的关系,进而利用几何光学方法对锥形光纤锥角与其偏振特性的关系作了定性说明。并用具体数据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偏振光经锥形光纤传输或耦合后再传输到其终端所得到均是椭圆偏振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Excited states ^207Rn are investigated via the^196Pt(^16O,Sn)^207 Rn reaction at beam energies from 85 to 95 MeV using techniques of in-beam γ-ray spectroscopy.Measurements of γ-ray excitation function,x-γ and γ-γ-t conincidences are performed with ten BGO(AC) HPGe detectors.Based on these measurements,a level scheme of ^207Rn,including 17 γ-rays and 18 levels,is established.Spins for most of the level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CO ratios.The level struccture is compared with a weak-coupling calculation using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extracted from neighbouring nucl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