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化学   108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740篇
物理学   18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正>欢迎订阅欢迎投稿《分析科学学报》是经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分析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全国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6-6144CN42-1338/O),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分析科学学报》主要报道我国在分析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试剂、新仪器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2.
黄剑芳 《化学教育》2022,43(3):105-115
针对物质结构教学的抽象性,开发了一套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物质结构教学软件,可对结构模型进行旋转、平移、缩放、切割、镜像、插入或删除原子(团)及启停预先设置的动画等操作,强大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对分子或晶体结构如构造异构、立体异构、晶体的堆积方式、晶胞的划分、配位数、晶体结构中的空隙及空间利用率等问题进行效果极佳的可视化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B12与C60分子空间构型转变的探究揭示数学构型的重要性,通过对六方晶胞占有原子个数的探究修正晶胞模型,通过对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方式成因的探究提出“半密置层”概念来完善紧密堆积规律等案例,展示出三维虚拟技术在微观结构探索发现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3.
田东亮 《大学化学》2022,37(2):56-62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情况。结合线上教学灵活、不受时空限制,以及线下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的特点,从递进式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实验操作指导和训练、科研式论文报告总结、针对性展示和专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研究型教学改革。将理论方法、虚拟操作、实际训练和总结提升等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和学生主体的优势,多维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4.
介绍了大学有机化学“强理念、重思维、活课堂、共育人、乐钻研”五维度教学新策略的内涵与实践。以线下教学为主,腾讯会议和慕课为辅助,践行“有机化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循环“疑探式”教学方式,辨析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多种科学思维的综合运用;强化“文献预习”“练习讲解”“综合作业”“师生互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15.
基于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水平划分,分别选择旧教材的“科学探究”栏目和新教材的“探究”栏目作为分析单元,从内容对象、开放水平等2个维度对新旧教材科学探究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教材探究活动数目减少,但其开放水平整体提高,减少了无效探究,增加了结构化的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充分把握新教材“探究”栏目的新特征,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6.
遗留在犯罪现场的肉眼不可见的潜在手印是一类重要的痕迹物证,检验鉴定前需要使用一定技术手段将其显现出来。近年来,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为手印显现技术的革新注入了新活力,其中稀土发光材料、量子点、荧光金属纳米簇等发光材料在该领域展现出极大潜力。碳点作为具有良好光致发光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近来逐渐引起了手印显现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两类基于碳点材料的手印显现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是液体分散碳点用于手印显现和固态发光碳点用于手印显现。具体来说,液体分散碳点显现手印的原理主要基于传统小微粒悬浮液机理或一些特殊效应(咖啡环效应、界面偏析效应);用于手印显现的固态发光碳点包括固态碳点粉末和固态碳点复合粉末两类,合成这些材料时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最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碳点在手印显现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即碳点物理形貌和表面性质、碳点光致发光性质以及碳点显现过程与化学生物分析兼容性,并就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陈凯  林佳依  陈博 《化学教育》2021,42(17):76-84
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2020年版)》针对《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推行而修订,立足于科学教育最新研究成果,尤其突出学科内容知识的重要性,补充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文化的要求,强化对工程和技术、交叉概念、学科观念的理解,突出学习进阶规律在科学教师培养中的应用。此外,在学科教学法、学习环境、安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维度做出相应的改动。该标准启示我国:借鉴国际改革趋势出台中国特色的科学教师培养标准,但科学教师培养也要本土化;学科内容知识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科学教师的培养应立足于学习进阶的规律;职前科学教师培养需要注重学习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8.
二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具有原子尺寸、机械强度优异、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丰富以及 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引起了分离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以石墨烯为典型代表。随着 对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相继发展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框 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六方氮化硼(h-BN)等多种新 兴二维材料。该文介绍并讨论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膜分 离、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 二维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尊敬的作者:论文的原创性是科学诚信重要体现,为了确保《结构化学》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全为原创性论文,本刊编辑部将采取编辑查重,审稿人审阅查新,作者自己查重三方面共建工作。为此,请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进行对该稿的数据进行查重(如果之前的投稿未查重,请在修改时再查重一次),并且要求作者把查重结果报送给本刊,本刊将保存该资料。  相似文献   
120.
《物理》2015,(3):201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多年来,追求卓越,名家辈出,为我国物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物理学院目前设有四个系:物理学系、光电科学系、现代物理学系、声科学与工程系,覆盖了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三个全国二级重点学科。物理学院和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南京大学教学、科研优势资源最为集中的平台之一。由南京大学牵头新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