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6篇
  免费   3138篇
  国内免费   7117篇
化学   13648篇
晶体学   253篇
力学   454篇
综合类   419篇
数学   1486篇
物理学   8611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1009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957篇
  2011年   945篇
  2010年   929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154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953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974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786篇
  2000年   688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570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660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500篇
  1992年   572篇
  1991年   534篇
  1990年   473篇
  1989年   439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n eff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imidazole derivatives by a three-component condensation of benzil or 9,10-phenanthrenequinone,aldehydes and ammonium acetate using supported ionic liquidlike phase(SILLP)catalyst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or classical heating conditions is reported.The present methodology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such as excellent yields,simple procedures,short reaction times,simple work-up and mild conditions.The catalyst is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products by fltration and also exhibits remarkable reusable activity.These highly substituted imidazoles were also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和URHF溶剂半径中优化乙腈溶剂中四种芳酰基硫脲及其氟离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从几何结构参数、电荷布居、前线轨道、结合能以及热力学参数等角度探讨复合物形成过程中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芳酰基硫脲在乙腈溶液中识别氟离子是一个自发过程,识别作用主要是硫脲氮氢与氟离子的氢键作用。受体分子识别氟离子能力与取代基密切相关,以N-对硝基苯基-N’-对硝基苯甲酰基硫脲氟离子复合物最稳定。在基态结构的基础上用相同的理论水平计算了乙腈溶剂中四种受体分子及氟离子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有取代基的芳酰基硫脲识别氟离子后的光谱行为变化大,有利于使用比色法检测阴离子。光谱理论计算值很好地反映了实测值,这为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以结晶紫为荧光探针、凝血酶核酸适体为分子识别探针,测定水样中铅离子含量的研究型教学实验。讨论了测试体系的酸度、核酸探针与荧光探针的浓度比及其他金属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最近实验上合成的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F~-荧光探针(1)的性质.通过对相关化学反应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提出了1对F~-具有高选择性的可能原因;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解释了实验光谱.  相似文献   
995.
合成了氯代1-(2-羟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He MIM]Cl、溴代1-乙胺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Ae MIM]Br和氯代1-羧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Ce MIM]Cl 3种功能化咪唑离子液体,并分别进行了红外与氢核磁结构表征.然后用3种离子液体液化木粉,液化3 h后向体系直接加入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钠,制备酚醛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XRD、DSC和SEM对酚醛复合材料进行结构、性能与形貌测试,研究离子液体种类对木粉液化率及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及其液化木粉产物制备的酚醛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明显改善.[Ce MIM]Cl液化效果最好,90℃液化率高达24.6%,当[Ce MIM]Cl与木粉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酚醛复合材料的游离醛释放量由原来的3.64%降低到0.92%.离子液体[Ae MIM]Br能将酚醛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由原来的0.93 k J/m2提高到6.96 k J/m2,而[Ae MIM]Br及其液化的木粉产物制备的酚醛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从原来的3.28 MPa提高到9.70 MPa.  相似文献   
996.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分析火灾烟气成分的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采用0.45μm的滤膜过滤2~3次后,配制成样品溶液,稀释适当倍数后进样分析,采用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各阴离子在1.0~50.0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在0.06~0.1 mg/L之间。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6.0%~110%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9.0%(n=5)。该方法简便快捷,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满足火灾烟气成分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7.
迁移方程是研究物质中的粒子运动所产生的微观效应综合所致的宏观迁移现象规律的一种模型,研究这类迁移方程对数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L_1空间中,运用线性算子理论,研究了种群细胞增生中具Rotenberg模型的迁移方程,采用所谓的豫解算子等法证明了种群细胞增生中具Rotenberg模型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98.
宽线固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是一种研究半晶高分子相结构的经典方法.本文以半晶聚乙烯的宽线固体1H NMR谱为例,探讨了通过Gaussian/Sinc、Gaussian和Lorentzian函数组合对宽线固体1H NMR谱图进行拟合的方案,并根据半晶聚乙烯的相结构成分对拟合得到的各信号成分进行归属.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个相结构中分子链运动与信号线型的相关性,以及利用宽线固体1H NMR谱测量半晶高分子结晶度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999.
以有序介孔碳(OMC)球为离子-电子转换层,制备了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构建了基于离子敏感的场效应晶体管(ISFET)的手持式传感系统,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的氯离子。优化了OMC前驱体的碳化温度,探究了OMC形貌结构对电极传感性能的影响;电极柔性化制备后考察了其在手持系统中对氯离子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电极在5.12×10^-4~1.02 mol/L的浓度范围呈现线性响应,响应斜率为60 mV/decade。该柔性电极在手持传感系统中展现出高灵敏度和重现性,可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氯离子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6.3%~104.9%。  相似文献   
1000.
We report the first attempt to model the contacts of an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 based tactile sensor. The tactile sensor comprises an IPMC actuator, an IPMC sensor and the target to be detected. The system makes use of multiple contacts to work: the actuator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the sensor and pushes the movement of sensor;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sensor and the object detects the existence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target. We integrate modeling of various phys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IPMC devices to form a simulation scheme. An it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also described to correlate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an IPMC bending actuator to identify the two key parameters used i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tion. Modeling the multiple contacts will aid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such IPMC based soft robo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