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7篇
  免费   1664篇
  国内免费   3847篇
化学   8897篇
晶体学   150篇
力学   153篇
综合类   184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431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20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晶格动力学方法,计算了NaCl、KCl和NaF晶体的NaCl(BⅠ相)结构和CsCl(BⅡ相)结构的Gibbs函数,以及晶体的BⅠ相- BⅡ相变点。计算结果表明,次近邻离子对间存在较强的短程吸引作用,对上述晶体的高压结构相变起关键作用。利用刚离子模型算得的离子势,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相变点。结果还表明,温度变化对相变点的影响很小。还从Gordon-Kim模型出发,对短程作用势的物理实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本文用MCDF方法计算子类镍离子(AgХХⅦ)的n=3,4的能级结构,n=3-4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所得结果比最近国外发表结果(PhysScripta,43,150(1991)更接近实验值,为高剥离态离子谱线的辩识以及短波长激光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高频离子声波由于Landau阻尼很大,一般难以激发。本文研究了表面约束稳态装置上高频离子声波的激发特性。实验表明,仔细控制放电参数可以激发起纯离子声波,密度涨落n/n_o最大可以达到7.5%。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直住几何位形下用线性化动力论得到了离子能量吸收及吸收特征长度的解析表示式,离子能量吸收的主要物理机制是回旋阻尼,波与离子的共振吸收条件是ω-lωci=kⅡνⅡ,其中ω和ωci分别是波的频率和离子回旋频率,kⅡ和vⅡ是平行于主磁场方向的波矢和离子速度的分量,l为整数。在等离子体参量慢变化的假定下,也得到了能量吸收半宽度的表示式。结合托卡马克的各种具体情况分别讨论了各种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模式的...  相似文献   
35.
采用准相对论的多组态Hartree-Fock(HFR)方法计算了类Li的Y离子(Z=39)的能级和振子强度,并且通过采用扭曲波方法计算自由电子的波函数,我们得到了由类He的基态到类Li的双激发态的自电离几率和双电子复合系数。在计算中,相对论质量—速度和Darwin修正都包含在哈密顿中。为了便于等离子体细致能级占据数密度的动力学计算,我们用一个解析表达式来表示作为自由电子温度函数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这个表达式精确地描写了从类He的基态到类Li的单激发态的双电子复合。  相似文献   
36.
本文建立并完善了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声学特性的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进行了泥岩试件的全应力应变过程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初步得到了振幅谱参数随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泥岩声学特性的变化是其内部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本文介绍的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岩石声学特性的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7.
38.
贾继奎  侯兰香 《中国光学》2012,5(4):430-435
对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以Er3+∶YAG晶体为样品,用旋转波近似下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计算了探测场的吸收特性随Er3+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探测场失谐Δp=0时,形成了一个对于探测光透明的窗口,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效应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以Pr3+∶Y2SiO5晶体为样品的实验激发方案,吸收光谱显示,当温度为6 K时其在共振吸收峰处可形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窗口,实现了在掺杂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实验还分析了工作温度、耦合场失谐对探测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温度上升到15 K时,透明窗口消失;耦合场的失谐量越大,透射率越小。  相似文献   
39.
40.
TiAl3 和Ti/TiAl3 非合金化电极n型GaN欧姆接触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进行合金化的情况下,首次直接采用TiAl3合金材料作为金属接触电极.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n型载流子浓度为2×1018 cm-3的GaN上,成功地得到低接触电阻的欧姆接触,并由环形传输线模型方法测得比接触电阻率为3×10-5 Ω*cm2.与通常n型欧姆接触采用的Ti/Al双层结构比较,TiAl3合金结构更容易形成非合金化的n型欧姆接触.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N空位和界面层处的TiAl3在形成非合金化或低温退火欧姆接触中发挥的作用,由此设计的Ti/TiAl3/Ni/Au接触结构,在TiAl3合金结构基础上明显地降低了接触电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