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8篇
  免费   1070篇
  国内免费   1885篇
化学   3227篇
晶体学   108篇
力学   250篇
综合类   179篇
数学   611篇
物理学   223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和(O'+β')-Sialon粉为原料制备出了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研究了Yb2O3添加剂对材料中锐钛矿型TiO2相变的影响,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XRD对材料进行物相组成和晶格参数表征。结果表明,Yb2O3对锐钛矿相变开始温度无明显影响,但对相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添加量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减弱。添加的Yb2O3同时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进入TiO2晶格,一部分堆积在TiO2晶粒表面。Yb^n+进入TiO2晶格置换Ti^4+和Yb^3+与Ti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相变,而存在于TiO2表面的Yb^3+与TiO2相互作用形成Ti-O-Yb键而抑制相变。Yb2O3对锐钛矿相变的影响是这两方面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2.
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多种对称或不对称的4,4'-双(二烷氨基)苯偶酰.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其中伯胺与4,4'-二氟苯偶酰的反应得到了一边取代、另外一边形成亚胺结构的产物,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CrO3.CH3NH2.HCl/Al2O3的制备及其对苯偶姻体系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生  石启增 《应用化学》1997,14(2):116-117
CrO3·CH3NH2·HCl/Al2O3的制备及其对苯偶姻体系的氧化反应张贵生*石启增陈密峰蔡昆(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新乡453002)关键词CrO3·CH3NH2·HCl/Al2O3,苯偶姻,苯偶酰,氧化1996-08-18收稿,1996-11-0...  相似文献   
13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 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 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 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 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 L/mol, 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 高于2-SeCD(KD/KL=2.61). 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 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 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 此外, 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 且2-TeCD强于2-SeCD.  相似文献   
135.
新生儿硬肿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有效地预防该病,以41例硬肿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疾病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 毒最终进入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硬肿症是原发病的一个并发症和严重征兆。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重新新生儿热能供给和维持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6.
张自义  杨虎 《有机化学》1986,6(3):184-187
本文合成了1-[5-(α-萘)-2-H-四唑2-乙酰]-4-苯基氨基硫脲5,以及由5衍生的环化产物3-[5-(α-萘)-2H-四唑2-甲撑]-4-苯基-1,2,4-三咪啉-5-硫酮6,2-苯胺基-5-[5-(α-萘)-2H-四唑-2-甲撑]-1,3,4-噻二唑7及2-苯胺基-5-[5-(α-萘)-2H-四唑-2-甲撑]-1,3,4-二唑8.它们的结构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其药理实验正在进行中.初步实验表明,5及6对小麦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7.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4为多相催化剂,通过己酸和异戊醇反应合成了己酸异戊酯,探讨了TiSiW12O40/TiO4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4是合成己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在n(醇):n(酸)=1.6: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45min,使用环己烷为带水剂的适宜条件下,己酸异戊酯的收率可达91.9%。  相似文献   
138.
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nitrosyl chloride ClNO were studied using femtosecond laser mass spectra tech-nique.Strong fragmental ions NO~ and Cl~ were observed with the laser intensity varied from 3.2×10~(14) to 2.5×10~(15) W/cm~2.These fragmental ion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direct dissociation of the parent ions.Electronic structurecalculations were also carried out with Hartree-Fock,density functional and correlated levels of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fragmentation pathways.The very low N-Cl bond energy in the parent ion of nitrosyl chloride isa clear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ClNO~ and ClN~ ion peaks from the femtosecond laser mass spectrum.  相似文献   
139.
王玮  李来明 《应用化学》1994,11(2):89-9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烷基胺氢卤酸盐化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化合物烷基链链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固-固结构相变的主相变峰温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升高,其逆相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热滞后现象;而熔融相变温度则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试样的陈化放置过程以及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对化合物的热致相变历程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New polymeric adsorbents (ZH-02, ZH-03) containing benzoyl group for adsorbing and removing 4-methylaniline from its aqueous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Studies on the isotherms and the comparison of desorption conditions evidenced through the adsorption of 4-methylaniline in water onto ZH-02 and ZH-03, namely that there are chemisorption‘s transitions at a proper higher temperature. Mini-colunm adsorption studies of 4-methylaniline on XAD-4, ZH-02 and ZH-03 at 288 K show that the breakthrough capacities are 2.39, 2.99 and 3.19 mmol/g and the total capacities are 3.45, 3.92 and 4.35 mmol/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