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4篇
  免费   1859篇
  国内免费   829篇
化学   1255篇
晶体学   128篇
力学   364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251篇
物理学   35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多重定量PCR系统中多色荧光检测和光谱串扰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色荧光的激发检测光路是多重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系统对荧光激发的均一性、荧光检测的时间和灵敏度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磁光开关和光电倍增管(PMT)的多色荧光激发检测光路。通过四色LED单独激发和PMT检测来提高灵敏度;利用磁光效应实现光路的电控切换,配合一维扫描机构和滤光片切换装置,完成96孔标准PCR板的四色荧光扫描。该设计避免了多色荧光光路的系统串扰。由于荧光染料本身光谱特性产生的荧光光谱串扰是通过标准迭代的四维聚类分析算法计算串扰矩阵,并通过4种常用染料的实验研究,对所建荧光检测系统进行荧光光谱串扰评估。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在已知环形轴对称等离子体平衡位形的条件下,建立磁力线为直线的坐标系的方法。该坐标系被广泛应用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磁流体稳定性和动理论物理问题的理论分析,但文献中对坐标系建立方法却很少有介绍。结合几类托卡马克位形和球形环位形,对该类坐标系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3.
铁基超导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发生在反铁磁不稳定的区域,因此其母体的磁结构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文章简要综述了中子散射对铁基超导体磁结构的研究结果,主要按FeAs基和FeSe基两类材料进行介绍。另外,文章还介绍了掺杂导致超导时对一些体系的反铁磁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本文研究了同位素7Li和6Li在几个方面的性质差异。用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指出,6Li的电子能级7Li的能级低,同时,对电偶极E(1)和磁偶极M(1)的能级跃迁波长,6Li 的跃迁波长都要比7Li 的长。 非相对论量子力学方法(B3LYP/6-311G**)计算总的核自旋-自旋偶合常数 。由于7Li 和6Li 的核自旋大小不同,当其与其它原子偶合时所导致的偶合常数的差异, 是一种可能的分离同位素7Li/6Li 的方法的础。可以看出在磁场2万高斯和温度100-20 K之间 ,7Li的磁极化比6Li的约大13 倍。7Li 和6Li 的磁极化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可能的同位素7Li/6Li 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65.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的研究了Fe原子单掺杂和双掺杂( ZnTe)12团簇的结构和磁性质。我们考虑了替代掺杂和间隙掺杂。不管是单掺杂还是双掺杂,间隙掺杂团簇都是最稳定结构。团簇磁矩主要来自Fe-3d态的贡献,4s和4p态也贡献了一小部分磁矩。由于轨道杂化,相邻的Zn和Te原子上也产生少量自旋。最重要的是,我们指出间隙双掺杂团簇是铁磁耦合,在纳米量子器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6.
孙奎洲  王凯  范鑫  冯俊萍 《应用声学》2014,22(10):3396-33983402
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汽车,是传统内燃机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一种车型;根据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基于铃木奥拓燃油汽车改装设计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基本参数及其控制目标,对动力总成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匹配设计;匹配结果表明:电动机的额度电压为60 V,最高转速为4 000 r/min,额定功率为8 kW,额定转矩为40.43 N·m,峰值功率为11 kW,最大扭矩为80.86 N·m;增程器采用马勒增程器和两缸直列四冲程发动机;动力电池组采用磷酸铁锂子电池,单组额定容量为80 Ah、总电压为96 V;对于指导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开发、提高汽车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对于电动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了BiFeO3、Bi0.9Gd0.1FeO3和Bi0.9Gd0.1Fe0.95Ti0.05O3(BGFTO)块材.x射线衍射和拉曼散射光谱表明Gd和Ti共掺杂后的BGFTO样品产生结构相变.共掺杂样品BGFTO室温下的铁磁性得到显著提高,矫顽力达到1.51T,剩余磁矩为0.175emu/g.磁性得到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共掺杂引起元素替换导致了体系中的螺旋磁结构被抑制.A位和B位共掺杂是引发BiFeO3自发磁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8.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RuO3样品.X射线衍射确定样品为单相正交畸变钙钛矿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形貌基本成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8μm.SrRuO3样品在149K温度以下具有铁磁性,SrRuO3样品表现出金属导电性.  相似文献   
969.
抛物量子点中强耦合磁双极化子内部激发态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尔敦朝鲁  白旭芳  韩超 《物理学报》2014,63(2):27501-027501
基于Lee-Low-Pines幺正变换,采用Pekar类型变分法研究了抛物量子点中强耦合磁双极化子的内部激发态性质,当考虑自旋和外磁场影响时,推导出二维量子点中强耦合磁双极化子基态的能量E0,声子平均数ˉN0以及第一激发态的能量E1,声子平均数ˉN1随量子点受限强度ω0,介电常数比η,电子-声子耦合强度α和磁场的回旋共振频率ω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磁双极化子的基态能量E0和第一激发态能量E1由两电子的单粒子能量E E,两电子间库仑相互作用能E C,电子自旋与磁场相互作用能E s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能E e-ph四部分组成;单粒子"轨道"运动与磁场相互作用导致了第一激发态能级E1分裂为E(1+1)1,E(1-1)1两条,而电子自旋-磁场相互作用的效应又使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各能级均产生了三条"精细结构";ˉN0和ˉN1随ω0,α和ωc的增加而增大,E e-ph的取值总是小于零,其绝对值随α,ω0和ωc的增加而增大;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效应是束缚态磁双极化子形成的有力因素,而限定势和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能的存在不利于束缚态磁双极化子的形成;能量为E(1-1)1的磁双极化子要比能量为E(1+1)1的磁双极化子更容易且更稳定地处于束缚态.  相似文献   
970.
陈湘  陈云贵  唐永柏  肖定全  李道华 《物理学报》2014,63(14):147502-147502
由于一级相变磁制冷材料发生磁相变时有晶胞体积的突变,相变过程中有相变潜热存在,其磁化过程中有许多磁学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文以LaFe13-xSix合金为研究对象,在现有对磁一级相变基础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一级相变材料中系统熵变、等温熵变、绝热温变、热滞、磁滞、铁磁与顺磁态两相共存的温度区间和磁场区间、制冷能力的计算等磁学基础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分析表明,在忽略完全铁磁态和顺磁态对磁热效应的贡献时,Maxwell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熵变的值具有等效性.等温磁化过程中升温和降温曲线包围的面积SABCE(磁滞的大小),实际上是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中磁场做的净功,等于相变潜热之差.磁滞和热滞的大小与磁化过程数据测量的时间有关,测量时间越长则滞后越小,当相变是平衡相变则滞后为零.另外,对温度和磁场诱导磁相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级相变磁制冷材料制冷能力的不同计算模型.本文对一级相变磁制冷材料的磁学基础问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