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1687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化学   204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374篇
综合类   88篇
数学   276篇
物理学   377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磁场辅助静电纺丝方法能够制备有序纳米纤维,但是其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很少被研究。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磁场辅助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四个工艺参数(溶液浓度、磁铁间距、纺丝电压和注射速度)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以纤维直径大小、均匀度和纤维有序度为考察目标,同时考虑溶液浓度、磁铁间距与纺丝电压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两两交互作用,结合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发现溶液浓度是影响纤维直径和均匀度的高度显著因素,溶液浓度和纺丝电压的交互作用对直径均匀度有显著影响,纺丝电压是影响纤维有序度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仪器参数、质谱干扰、Se同位素选择、NaBH4浓度、样品酸度、Se?还原条件及氢化反应干扰的评估和优化,建立了自制连续流动氢化物发生装置与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天然水中无机硒价态的分析方法,克服了天然水中多种元素对氢化反应的干扰,解决了不同介质样品中Se?还原率保持95%以上时间短的问题。方法检出限为0.002μg/L,灵敏度为215378 cps/(μg/L),优于同类方法,测定河水和海水中Se?和Se?精密度小于4%,加标回收率在97%~103%之间,可应用于准确测定海水、河口区半咸水、河水等天然水中Se?和Se?浓度。  相似文献   
123.
李扬  赵锋  刘先斌 《力学进展》2022,52(1):79-116
本文介绍了大偏差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非高斯随机动力系统的离出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依据不同的非高斯噪声类型,本文分别评述了随机混合系统、指数轻跳跃过程和α稳定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动力系统的离出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近期研究进展.针对随机混合系统,本文介绍了利用随机微分方程对其进行近似的拟稳态扩散近似方法,计算拟势和最优离出路径的WKB近似方法与细致平衡条件的研究,以及求解随机混合系统的简化版本(即生灭过程)的离出问题的研究进展.对于指数轻跳跃过程驱动的随机动力系统,本文介绍了其大偏差原理和中度偏差原理的泛函极值问题的建立,拟势概念的定义和平均离出时间的估计.针对具有α稳定Lévy噪声的随机动力系统,本文介绍了计算平均首次离出时间和离出概率的理论和数值方法,计算最优离出路径的Onsager-Machlup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最大似然法和数据驱动方法.最后,给出了非高斯随机动力系统的离出现象相关的一些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中观测噪声随时间变化及粒子滤波(PF)中粒子多样性易丧失问题,提出基于变分贝叶斯优化的近邻采样PF-SLAM算法。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时变的观测噪声建模,使用变分贝叶斯方法,迭代估算出混合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同时根据粒子权重将粒子划分为保留粒子和调整粒子,通过两种粒子间的近邻位置分布关系优化调整粒子位置,在处理时变观测噪声同时,解决粒子多样性丧失问题,使得优化的粒子集更好地表示机器人位置概率分布。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传统PF-SLAM算法相比,定位与建图误差降低76%,较期望最大化算法下的定位与建图误差降低了54%,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建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应用类比法计算了截面为矩形的轴向变化磁场激发感生电场,并且讨论了处于这类感生电场中导体的电势问题.  相似文献   
126.
127.
The stochastic resonance (SR) in a time-delayed mono-stable system driven by multiplicative white noise, additive white noise, additive dichotomous noise as well as a periodic square-wave signal is considered from the view of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t is found that the SNR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lay time. The SNR exhibits the SR behavior when it is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intensities of the noises, displaying the asymmetry of the dichotomous noise. The SNR varies non-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ystem parameter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input square-wave signal.  相似文献   
128.
分别对雷诺数、磁场强度和磁纳米流体浓度进行了讨论,并将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到梯度磁场模型的建立,分析了磁场梯度大小和方向对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雷诺数、磁场强度和梯度与传热效果呈正相关,在磁场介入的情况下,磁纳米流体浓度对传热效果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磁场梯度方向垂直于流动方向时对传热的强化效果最显著。以平均努塞尔数和压降为目标参数,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各变量对传热效果影响的权重大小,得到各变量取值范围内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9.
The dynamical characters of a theoretical anti-tumor model under immune surveillance subjected to a pure multiplicative noise a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ure multiplicative noise on the stationary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PD) and the mean first passage time (MFPT) are analysed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Fokker-Planck equation of the system in detail. For the anti-tumor model, with the multiplieative noise intensity D increasing, the tumor population move towards to extinction and the extinction rate can be enhanc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check the approximate theoretical results.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0.
Anomalous x-ray pulsars (AXPs) and soft gamma-ray repeaters (SCRs) are believed to be candidates for magnetars, and they are powered by the decay of ultra-strong magnetic fields of〉 1014 C. From the modified spin-down relation of pulsars P ∝P^2-n, we find that the Vela pulsar would evolve into the classes of magnetars under some assumptions that pulsars lose their rotational energy only by magnetic dipole radiation and the braking index is a constant. Our rough calculation indicates that only pulsars with n - 1.3 - 1.6 can evolve into magnetars. Pulsars like Vela with a low braking index may be the progenitors of AXPs and SCRs. Regarding the mechanism evolved into magnetars, we suggest that pulsars' surface magnetic field component may be increased by frequent glit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