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628篇
化学   39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9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单、双取代包括三重激发的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T)]方法和单、双取代包括非迭代三重激发的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 结合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XZ (X=D, T, Q, 5)对基态35ClF-37ClF- (X2Σ+)分子离子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 对CCSD(T)方法的计算结果用四种方法分别外推至基组极限, 得到了体系在基组极限的平衡结构常数. 在CCSD(T)/aug-cc-pVXZ (X=D, T, Q, 5)理论水平进行了单点能扫描. 对扫描计算结果进行基组外推并用Murrell-Sorbie 势能函数拟合得到了体系的解析势能函数表达式, 并进一步得到了35ClF-37ClF-的光谱常数. 拟合所得势能曲线准确地再现了其离解能和平衡结构特征. 对ClF 中性自由基采用完全相同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计算. 所得结果与有关文献中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ClF-分子离子的计算是合适而可靠的. ClF 自由基的优化计算结果还被用于计算其电子亲和能.ClF-的垂直解离能也同时计算得出. 基于ClF-的结构优化和单点能扫描计算结果, 通过求解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 得到了无转动35ClF-37ClF-(X2Σ+)的全部振动态及相应的分子常数.  相似文献   
62.
采用三重激发耦合族理论(CCSD),使用多种基组对OCl2分子基态结构进行几何优化,选出最优基组6-311G(2df)对OCl2分子的离解能、谐振频率和力常数等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推导出OCl2分子基态的多体展式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曲线正确反应了OCl2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势阱深度,进一步讨论了Cl+OCl和O+ClCl分子反应的势能面特征.这些结果可用于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在新的全域势能面上,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细致地研究了O(1D)+CD4多通道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这个势能面是用交换不变多项式方法基于MRC+Q/aug-cc-pVTZ从头算点拟合得到的.通过计算得到了产物OD+CD3、D+CD2OD/CD3O和D2+DCOD/D2CO的分支比、平动能分布以及角度分布,结果显示理论与实验吻合得较好, 从而说明了这个反应的同位素取代效应很小. 研究表明,O(1D)+CD4反应是经过陷入的抽取机理发生的: 最初主要通过D原子的抽取,并不是之前人们认为的直接C-D键的插入形成CD3OD中间物后再进而解离成各个产物通道.  相似文献   
64.
陈奎孚  蔡春 《物理与工程》2015,(1):59-60,64
文章讨论了"对物理教材中两个概念的讨论"一文的"加减平衡力系"的不当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弹簧是变形体,而"加减平衡力系"的公理只适应于刚体.使用了一个弹簧振子的例子进行佐证.目前的教学只强调解题速度,为了提高速度而占用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导致学生无暇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美.建议当代教学应强调通用解法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5.
为了提高能量收集系统在低风速下的能量收集效率,将动态磁铁非线性引入到驰振能量收集系统中。在悬臂梁的末端和底座上分别安装一对磁极相斥的磁铁,其中安装在底座上的磁铁与弹簧相连,可随着磁斥力的变化而垂直移动。首先,根据能量法建立了磁耦合驰振能量收集系统的多场耦合振动控制方程。其次,通过Runge-Kutta数值计算方法比较分析了低风速下动态磁耦合驰振能量收集系统(DM-GEH)和固定磁耦合驰振能量收集系统(FM-GEH)的电压输出。DM-GEH系统的切入风速提前了81.82%,在1 m/s~5 m/s风速范围内能量收集效率提高了124.22%。最后,针对弹簧支撑刚度进行参数优化,提升了低风速下的能量收集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磁铁支撑方式至弹性支撑将改变系统的振动频率并且降低切入风速,相较于弹簧刚度为1 000 N/m时,弹簧刚度为500 N/m时的系统的切入风速降低了54.55%,能量收集效率提高了15.35%。  相似文献   
66.
在修正了各种误差(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标量相对论效应、核价相关效应及基组截断)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内收缩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cMRCI)+Q方法计算了AlH分子10个Λ-S态和26个Ω态的势能曲线.利用包含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icMRCI/AV6Z~*理论计算了X1∑_((0+)+),a3Π0+,a3Π1,a3Π2和A1Π1态之间的跃迁偶极矩.计算得到的光谱常数和跃迁数据与现有的实验值符合很好.研究发现:1)A1Π1-X1∑_((0+)+)(0,0),(0,1),(0,2),(1,0),(1,1),(1,2),(1,3),(1,4)和(1,5)带Q(J")支的跃迁比较强,随着J"的增大,Δv=0带的爱因斯坦A系数和振...  相似文献   
67.
重粒子碰撞中的电子转移涉及复杂的电子关联机制,极大地影响等离子体中电荷态平衡,也是X射线的辐射的重要来源之一.电子转移截面与速率系数是国防工业发展核聚变等离子体所需要的重要原子参数.基于全量子的非辐射分子轨道密耦合方法,系统研究了质子碰撞硼原子在10-3—103 eV/u能量区间内的硼原子电子转移过程.计算采用多参考组:态方法得到总共15个电子转移、激发以及弹性散射的通道,每个通道对应的分子态能量得到了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分子态的绝热势能曲线间的避免交叉现象明显,构成了电子转移的主要途径.计算发现,质子碰撞硼原子过程中2s轨道的电子转移是占主导地位,2p轨道的电子转移贡献较小.在低能区,电子转移截面出现了明显的量子共振现象,这些共振主要来源于不同能量通道的耦合.此外,还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质子碰撞硼原子的电子转移速率,该速率可为复杂等离子体环境的模拟诊断提供重要的原子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68.
自由场空泡溃灭过程能量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磊  张敏弟  黄国豪  黄彪 《力学学报》2021,53(5):1288-1301
综合应用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 深入讨论了自由场空泡溃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机制. 在实验研究中, 应用纹影法记录了空泡溃灭的演变过程, 提取了空泡在溃灭过程中的半径, 溃灭速度等数据, 结合空泡势能和动能方程, 描述了空泡能量的转化过程. 在开展数值模拟分析时, 运用弱可压缩流体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方程, 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用以模拟空泡在自由场中的溃灭过程, 并且由结果中获取了空泡溃灭过程中的压力及速度变化规律, 揭示了空泡在溃灭过程中能量转化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1) 自由场空泡在溃灭过程中, 空泡势能与空泡半径具有相同的演化趋势, 空泡动能与势能变化趋势相反; 当空泡达到最大半径处时, 空泡势能最大, 流场动能为零. (2) 溃灭后期在空泡周围会形成高压区域, 该区域的压力梯度与速度梯度较高, 随着空泡收缩, 高压区域面积逐渐减小. (3) 空泡在自由场中发生溃灭时, 空泡势能不断转化为流场动能, 在溃灭时刻可以明显观察到冲击波现象, 空泡的大部分能量会在此时转化为冲击波的波能.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HOC2H3F可能解离通道的势能面进行从头算CCSD(T)/CBS//B3LYP/6-311G(d,p)计算,同时对速率常数进行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计算. 生成主要产物CH2CHO+HF最有利的反应途径是OHC2H3F→i2→TS14→i6→TS9→i3→TS3→CH2CHO+HF,其中速率决定步骤是HF通过TS11从CO桥接位置解离,能量比反应物高3.8 kcal/mol. 借助中间态TS14,F原子从Cα迁移到Cβ位置生成CH2O+CH2F,然后通过中间态TS16,H从O迁移到Cα位置;通过中间态TS5,C-C键断裂生成产物,其能量比反应物低1.8 kcal/mol,比TS11低4.0 kcal/mol.  相似文献   
70.
The complex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the unimolecular isomer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methyl-nitramine (CH3NHNO2) were theoretically probed at the QCISD(T)/6-311+G*//B3LYP/6-311+G* level of theor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re four low-lying energy channels: (i) the NN bond fission pathway; (ii) a sequence of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via CH3NN(OH)O; (IS2a); (iii) the HONO elimination pathway; (iv) the isomerization and the dissociation reactions via CH3NHONO (IS3). The rate constants of each initial step (rate-determining step) for these channel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anonical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he Arrhenius expressions of the channels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98-2000 K are k6(T)=1014:8e-46:0=RT , k7(T)=1013:7e-42:1=RT , k8(T)=1013:6e-51:8=RT and k9(T)=1015:6e-54:3=RT s-1,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overall rate constants is 6.9£10-4 at 543 K,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ate constants, the dominant pathway is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 to form CH3NN(OH)O at low temperatures, while the NN bond fission and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CH3NHONO are expected to be competitive with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 to form CH3NN(OH)O at high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