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8篇
  免费   2154篇
  国内免费   4429篇
化学   6901篇
晶体学   710篇
力学   127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4118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Bi掺杂前后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分析发现:掺杂后Ti的电荷布居数下降,O的布居数增加;同时在TiO2禁带中引入了杂质能级,禁带宽度略微变大,但是杂质能级的作用抵消了禁带宽度变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掺杂后TiO2吸收带边红移并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92.
用溶胶凝胶法和喷雾干燥技术在云母微粉表面包覆了不同nW/nV的掺钨V2O5溶胶,分别采用热分解和碳热还原得到了掺钨VO2/云母复合粉体。通过XRD、SEM对复合粉体进行了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的表征。将复合粉体添加到紫外光固化树脂中形成复合薄膜,通过FTIR测试了复合薄膜相变过程中的红外透过率图谱,并通过DSC测试了复合粉体的相变温度(Tt)。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方法均得到了VO2(M),VO2晶体以蠕虫状附着在云母表面,同时钨的掺入使云母表面的VO2颗粒更加细小。不同掺杂量的复合粉体均表现出较优异的热致变色性能,相变前后在2 200 cm-1波数处的红外透过率变化量(ΔTr)均超过20%。随着nW/nV增加,复合粉体的ΔTr逐渐减小,Tt逐步降低,同时相变陡然性减缓。  相似文献   
993.
刘艳  牛卫芬  徐岚 《分析化学》2011,(11):1676-1681
利用阳离子型聚合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功能化的带负电荷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及石墨烯(GR)之间的静电吸附,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了均一、稳定的(PDDA/GR/PDDA/MWNTs)5多层膜。以交流阻抗及循环伏安等方法对修饰电极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氧化显示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在工作电位为1.0 V,0.067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H2O2响应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测定H2O2的线性范围为6×10-6~1.4×10-2mol/L(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为1.2×10-7mol/L(S/N=3)。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高选择性。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H2O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纳米碳材料非金属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岩  王锐  苏党生 《催化学报》2013,34(3):508-523
纳米碳材料直接作为催化剂的非金属碳催化是目前材料科学与催化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相对于传统金属催化剂,纳米碳材料催化剂具有高效环保、低能耗、耐腐蚀等优点.在烃类转化、化学品合成、能源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发展潜力.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碳非金属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新型纳米碳材料的表面性质、催化特性、反应机理和宏观制备等关键问题,并对纳米碳催化存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以2,4-二羟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为载体的碳糊钴离子选择性电极被研制出来。该电极对Co2+呈现近Nernst电位响应性能,电极斜率为26.9 mV/decade,线性范围为4.8×10-7~1.0×10-1mol.L-1,检测下限2.0×10-7mol.L-1。电极的pH值应用范围为2.5~5.0,对Co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时间为1min,在使用一个月后其电极电位响应性能未见下降。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探讨了电极响应机理。将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钴含量的分析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恒pH法和非恒pH法制备了Al2O3掺杂的Pt/WO3/ZrO2催化剂,并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Pt分散度,在H2气氛中产生更多的B酸位,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活性; 在200℃和质量空速0.9h-1的反应条件下,正庚烷转化率达70.0%,明显高于非恒pH法制备的催化剂(43.5%).  相似文献   
997.
肖婕  詹晖  周运鸿 《电化学》2004,10(3):324-329
应用流变相法合成掺Cr层状结构锂锰氧化物.XRD分析显示,掺Cr后的锂锰氧化物为单斜晶系(Monoclinic)的层状化合物,而未掺Cr的产物结构则属斜方晶系(Orthorhombic).TEM观测表明,以上两种产物的颗粒都非常细小,直径在60300nm之间,呈球形,且分布均匀.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Cr产物的初始容量(>180mAh·g-1)远大于未掺杂的,室温下以50mA·g-1的速率充放40周后仍可保持94%的容量.电化学测试表明,掺Cr的锂锰氧化物能抑制层状结构进一步向尖晶石相转变,从而使其循环能够稳定在2.04.4V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8.
Sm2O3掺杂CeO2纳米粉体的烧结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Sm2O3掺杂CeO2纳米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 得出等速烧结过程中试样的线收缩率、密度、气孔率随烧结温度的变化规律, 它们随烧结温度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关系, 利用非线性回归了等速烧结过程动力学方程. 结果表明, Sm2O3掺杂CeO2纳米粉体的烧结过程分为3个阶段, 当烧结温度低于1000 ℃时, 线收缩率与密度变化较小, 处于烧结的初期; 在1000~1400 ℃时,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线收缩率与体积密度急剧增大, 材料开始烧结并致密化; 当烧结温度高于1400 ℃时, 线收缩率与体积密度趋于一恒定值, 材料已经致密化. 由归一化速率方程可知, 在T=1225 ℃时, 材料的烧结致密化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999.
贺湘  李朝明  周韵丽 《化学学报》1989,47(11):1076-1079
本文报道了四个deformyl corymine 的吲哚生物碱的^1^3C谱的归属, 对一些取代基效应进行了讨论; 并应用了C-HCOSY及选择去偶技术, 指认^1^3C信号。  相似文献   
1000.
1,4—戊二烯与碳五烃及溶剂间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流动汽液平衡釜测定了如下四个二元体系三个三元体系在0,12,22℃下的汽液平衡: ①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②1,4-戊二烯(1)与2-甲基丁烯-2(2);③1,4-戊二烯(1)与正戊烷(2);④1,4-戊二烯(1)与乙腈(2);⑤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乙腈(3);⑥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DMF(3);⑦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NMP(3)。四个二元体系平衡数据均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二元数据,汽相摩尔组成平均偏差△y<0.01,对三元体系数据进行推算△y<0.02。用汽液色谱测定了1,4-戊二烯在NMP、DMF及乙腈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z~∞),相对挥发度(α~∞)及选择性(S~∞),得到了1,4-戊二烯在上述三种溶剂中的溶解焓和混合焓。结果表明,NMP对1,4-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分离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