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力学   136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41.
旋转圆柱绕流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一航  陈少松 《力学学报》2021,53(7):1900-1911
对雷诺数Re = 20000 ~ 90000、相对转速ɑ = 0 ~ 0.72的旋转圆柱后方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 分析了旋转圆柱后方不同剖面处的速度分布规律和湍流度分布规律. 采用LES方法对旋转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旋转圆柱周围流场特性和自由剪切层变化规律, 最后通过理论模型对流场变化进行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当圆柱逆时针旋转时, 同一雷诺数下随着相对转速的增加, 旋转圆柱尾迹区域下方速度突变处的位置随着相对转速的增加而上移, 而上方速度突变处的位置不变, 雷诺数的增加使旋转圆柱尾迹区域下方速度突变处位置有小幅度的下移. 通过数值模拟发现, 圆柱旋转之后, 圆柱后方下侧涡的位置明显上移, 且幅度较大. 下方的自由剪切层有明显的上移, 上方的自由剪切层位置变化较小. 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发现, 圆柱后侧下方涡位置的上移对圆柱升力影响十分显著, 在高雷诺数、低相对转速的条件下, 旋转圆柱后侧下方涡位置的改变对旋转圆柱的升力、尾流区自由剪切层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张婷婷  叶瑞  姜维  陈星 《气体物理》2021,6(4):57-65
在风洞建成运行初期和风洞实验技术与CFD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风洞标模实验一直都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汇总了近5年FD?07风洞HSCM系列标模实验的结果,针对HSCM系列AGARD HB?2标模、尖锥10°标模、AGARD B标模,给出了系统、全面、详实、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相关实验和计算的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测压方法研究了矢量喷流对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矢量喷流对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侧向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是通过喷流诱导作用,改变其空间绕流涡系结构的分布来实现的,但是矢量喷流的存在并不能改变大迎角机身空间绕流涡系的本质结构;随着迎角的增大,矢量喷流对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的影响区域不断前移,甚至影响到头部;随着喷流落压比的增加,矢量喷流对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侧向力的抑制作用加强,但当喷流落压比达到临界落压比后(即喷管出口处达到设计马赫数时),喷流影响作用将不会随喷流落压比的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4.
冯·卡门1937年的中国之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亮 《力学与实践》2007,29(4):86-90
文章介绍了冯·卡门1937年中国之行的背景、过程以及他对中国航空业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压气机叶栅中采用弯叶片对叶片表面流动稳定及转捩的影响.以风洞测得的叶片表面静压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求解Falkner-Skan方程,获得不同来流马赫数下叶片边界层内气动参数.将以上结果作为边界层的平均流动值,结合数值离散化的正交曲线坐标系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PSE),对边界层流动的稳定性进行特征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压气机中采用弯叶片,可改善叶栅吸力面两端区边界层的流动,但同时会恶化叶栅吸力面中部边界层流动的稳定性;合理地匹配选择叶片的弯向与弯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扩压叶栅的整体流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6.
张俊  杨建军  张龙 《光学技术》2012,(6):683-688
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电探测技术的风洞模型姿态角光学测量技术,实现了对姿态角的精确、实时、非接触测量。对激光探测头、模拟试验平台进行了优化设计,编写了功能齐全的实验软件,模拟了风洞试验运行实况,深入开展了一维和二维角度测量实验和分辨率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模型变化角度进行实时精确测量,测量范围达到了-10°~10°,测量精密度为0.0023°,测量准确度为0.0026°,分辨率可达到0.001°。该光学测量技术在风洞模型的角度测量和振动测量实验中切实可行,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姿态及振动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庞臻  孙传宝  尹协振 《实验力学》2011,26(2):164-169
为研究展长比对旗帜摆动特性的影响,在低速风洞内开展了质量比M*为0.6,展长比H*为0.2~1.5的柔性旗帜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失稳实验.利用高速摄影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无量纲速度U*和展长比H*对旗帜运动学特征(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天平测量了旗帜受到的阻力,首次给出了旗帜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保持展长...  相似文献   
148.
研究了局域能量脉冲注入条件下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扰动情况。数值模拟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分别利用ROE格式和二阶中心格式对对流通量和粘性通量进行离散处理;用高斯-赛德尔隐式格式对方程进行时间推进求解,采用k-ε两方程模型用于湍流的数值模拟。开展了高超风洞平板流场能量注入实验,获取了高速纹影图像,并对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能量注入产生的冲击波能与高超流动产生的斜激波发生强烈干扰,脉冲能量的引入可能引起高超声速进气道流量俘获率产生剧烈震荡,从而导致进气道流场的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9.
 主要针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变激波系结构展开了实验研究。验证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够对边界层施加影响,顺气流放电时能减小激波强度,逆气流放电时能增大激波强度。逆气流放电时,3组电极放电与4组电极放电比较,3组电极放电时压比更高。由于在该实验中放电区域比边界层小得多,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体积力远小于高速来流条件下的气动力,因此对激波的作用效果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150.
正详细介绍了近几年采用尾部喷射、隔离板和小窄条控制件等3种方法对流向振荡柱体绕流旋涡脱落的抑制情况.在研究范围内存在非锁频和3种锁频旋涡脱落模式.风洞实验表明,尾部喷射对这4种模式都有抑制效果,窄条控制件对非锁频和2种锁频模式具有抑制效果,而隔离板仅对非锁频和1种锁频模式有效.在不同流动和振荡条件下找出了每种方法的有效控制区,研究了减阻和减少脉动力的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