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篇
  免费   1467篇
  国内免费   818篇
化学   819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76篇
物理学   38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The water-soluble CdS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A novel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system with CdS nanoparticles as energy donors and 3,30-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 (DOCAI) dyes as energy accepter has be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83.
84.
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掺杂亚铁氰化钾离子的聚哟咯膜内的电荷传输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聚吡咯膜内的电荷传递可以处理成电子在膜内的扩散模型,电荷传递速度可以 用电子表观扩散系数(Dapp)来表征。Dapp的大小由聚合物膜的结构、电活怀离子之间的过及对离了在膜中的运动决定。  相似文献   
85.
利用场诱导光电压谱(简称FISPS)和瞬态光伏(简称TPV)技术研究了TiO2的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输机制.发现光生电荷在体块TiO2上的迁移机制不同于在纳米TiO2上的迁移机制,也不同于在结界面空间电荷区的迁移机制. 400 ℃处理的TiO2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表面态,光生电荷被表面态捕获-释放机制控制着光伏行为的过程是慢过程. 800 ℃处理的TiO2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能带结构,光伏响应除了表现带-带跃迁外,还有一个在带边的自由激子带,光生电荷被表面自建场驱动进行传递的过程是快过程. 600 ℃处理的TiO2混晶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两种构型组成,在两相之间存在着较低势垒的结界面.它的光伏响应受控于两种机制 :光生电荷在两相间结界面空间电荷区的传输和在表面自建场驱动下的传输.当激发光强较小时,界面空间电荷区的光生电子由于积累的浓度较小而不能隧穿过结界面,这种场助隧穿只有在外场作用下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86.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器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熊少祥  李建军 《色谱》1995,13(6):427-429,440
报道了用电荷耦合检测器等设备组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多波长荧光检测装置。以荧光素和罗丹明B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具有光谱和时间分辨的三维电泳图,与被测物标准荧光光谱对照,可以直接鉴定被分离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7.
张鲁西  董德文 《分析化学》1998,26(3):332-335
应用串联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和联动扫描技术,研究了2,5-双(4-羟基苯亚甲基)环戊酮的质谱解离特征,提供了双电荷离子存在的实验证据。进一步对双电荷离子(m/z146)的碰撞诱导解离碎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用INDO/CI方法研究了含有Fe-Fe键的原子簇体系[Fe2S2X4]^2-(X=Cl,Br,I)的电子光谱及电子结构,对于这些多谱带体系,谱带波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在谱带的指认分析中,发现了πd^1→πd等新的跃迁方式,对跃迁方式作了解释和分类,并讨论了谱带的电荷转移性质,此外,还对体系的化学键等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用从头算势诱导极小二乘拟合(PD/LSF)和(exp-6-1)函数研究了1,1-二氟乙烷和1,2-二氟乙烷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 同分异构体的能量稳定性差, 在于分子内非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研究分子内非键相互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通过镁离子内扩散铌酸锂单晶光纤,以改变晶纤表层的折射率,首次在国内实现了沿不同轴向生长、不同掺杂的铌酸锂单晶光纤的芯-包层波导结构。通过匹配扩散温度、扩散时间、MgO膜厚等扩散参数及选择合适的晶纤直径,实现了晶纤具有阶跃和抛物折射率分布的包层,并对包层晶纤的模式特性进行了观察,得到低次模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