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9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2681篇
化学   6284篇
晶体学   116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88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龙德武  刘传银  赵鸿雁  陆光汉 《分析化学》2002,30(10):1250-1253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Ⅱ)-三氮唑偶氮(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ZAMB)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相互作用。在pH2.5(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BS)缓冲溶液中,DNA与Cu(Ⅱ)-TZAMB络合物形成一种电惰性结合物,使Cu(Ⅱ)-TZAMB络合物的还原峰电流减小。通过循环伏安法、盐效应以及紫外-可见吸收谱证实了是由Cu(Ⅱ)-TZAMB络合物与DNA形成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而使其峰电流下降。根据这种峰电流下降可以测定DNA,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2.
李志丽  林祥钦 《化学学报》1992,50(10):9048-952
在二氯乙烷溶液中,研究了氯离子存在下四苯基卟啉合锰,(TPP)Mn(III)ClO~4,各步电极氧化还原的过程机理,证明了Mn(II),Mn(III)中心都只有一个Cl^-配位,其结果使锰卟啉中心金属Mn(III)/Mn(II)的半波电位负和多约100mV,测定了Cl^-与Mn(III)中心的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10^4.  相似文献   
203.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现场监测不同界面电场下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和不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分别与寡聚核苷酸探针分子杂交的过程. 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荷正电时DNA表观杂交效率比电极表面荷负电时高, 但假阳性比较显著; 而电极表面荷负电时能有效地抑制错配杂交. 探讨了引入界面电场后探针分子取向和微观作用力对DNA杂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4.
ESR方法检测竹红菌素的半醌负离子自由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顺磁共振波谱检测到通过竹红菌素的光诱导还原和基态竹红菌素跟脂肪胺的电子转移两条途径所得到的自由基信号, 并由电化学还原得到同一自由基, 确认它为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竹红菌素溶液中加入芳香胺观察不到ESR信号。它的3,10位上与醌基相邻近的羟基离解以后, 无论在基态还是在激发态都观察不到ESR信号。此外, 还从吸收光谱观察到半醌负离子自由基吸收以及竹红菌素跟脂肪胺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5.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Omim·Tf2N)与1,2-二氯乙烷(DCE)混合溶液/水界面上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保持共同离子(Tf2N-)的浓度比恒定及异相电子转移反应由界面电势差所决定的条件下, 研究了离子液体和DCE混合溶液中二茂铁(Fc)与水相中亚铁氰化钾[K4Fe(CN)6]之间异相电子转移反应. 探讨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液体的体积分数(xRTIL)的变化对混合溶液/水界面上电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xRTIL的减小(从1减小到0.1), Fc在混合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单调递增(从2.730×10-7 cm2·s-1增加到9.131×10-6 cm2·s-1); 而异相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k)则先逐渐减小(从8.0 mol-1·cm·s-1减小到0.32 mol-1·cm·s-1), 之后又略有增大(从0.32 mol-1·cm·s-1增大到0.48 mol-1·cm·s-1). 对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较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6.
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吡咯已进行广泛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聚合,机理与结构表征,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聚吡咯的化学修饰。最近报导了半导体上吡咯的光电化学聚合。我们在低于吡咯电聚合电位下观察到聚吡咯的Raman讯号。本文研究在中性溶液中金属基底上吡咯的光电化学聚合,以及光源波长、强度和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7.
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亚甲基蓝的电还原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极谱法研究亚甲基蓝(MB)的电极吸附过程早有报道.近几年,用光谱电化学法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又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但在光透薄层电极上,由于光程太短,测试溶液浓度较高,导致亚甲基蓝发生聚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测定.为此本文利用特制的比色皿型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在低浓度条件下研究其在SnO_2镀膜玻璃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08.
A copper(Ⅱ) complex [Cu2(m-MBA)4(2,2′-bipy)2(H2O)]·H2O with m-methylbenzoic acid (m-MBA), 2,2′-bipyridine (2,2′-bipy) and water molecul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hydrothermal way and characterized. Crystal data for this complex: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2.591 8(5) nm, b=1.414 2(3) nm, c=1.790 8(4) nm, β=131.80(3)°, V=4.893 3(17) nm3, Dc=1.379 g·cm-3, Z=4, F(000)=2 104 , Final GooF=1.034, R1=0.065 6, wR2=0.197 6.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wo neighboring copper(Ⅱ) ions are linked together by two bridging-chelating m-methylbenzoic acid groups, one bridging water molecule, forming a cage structure and the Cu(Ⅱ)-Cu(Ⅱ) bond distance is 0.366 7 nm. Each copper(Ⅱ)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of one 2,2′-bipyridine molecule and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hree m-methylbenzoic acid molecules and one water molecule, repectiveley, form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yclic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investigated. CCDC: 648619.  相似文献   
209.
Pt微粒修饰纳米纤维聚苯胺电极对甲醇氧化电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脉冲电流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状聚苯胺(PANI)为Pt催化剂载体,用它制备了甲醇阳极氧化的催化电极Pt/(nano-fibular PANI).研究结果表明, Pt/(nano-fibular PANI)电极对甲醇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并有协同催化作用.在相同的Pt载量条件下, Pt/(nano-fibular PANI)电极比Pt微粒修饰的颗粒状聚苯胺电极Pt/(granular PANI)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此外, Pt的电沉积修饰方法同样影响Pt/(nano-fibular PANI)电极对甲醇氧化的催化活性.脉冲电流法沉积Pt形成的复合电极较循环伏安法电沉积得到的Pt复合电极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10.
载氧化钌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电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超细氧化钌粉末的新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钌电极材料在250 ℃热处理后具有570 F•g-1的比电容量并具有典型的多孔特征.通过在碳纳米管表面化学沉积氧化钌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成分的氧化钌/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并探讨了其电化学伏安特性和直流充放电特性.该复合电极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高功率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