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293篇
物理学   16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袁群  季文  高志山 《应用光学》2020,41(4):858-868
标准球面透镜是斐索型干涉仪的核心器件,综述标准球面透镜的几何特性和误差。分析标准球面透镜在干涉照明光路和成像光路中的作用,重点介绍并实验验证了球面干涉成像的R-sinθ几何特性关系模型,给出了采用Q非球面实现非球面分裂的新型设计方法,以及2片式非球面标准球面透镜结构的实例,概述了针对小F数标准球面透镜球面干涉腔中的待测球面调整误差和移相空间非均匀性误差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校正球面干涉腔中误差的波面差分算法,指出在近标准球面透镜焦点位置测量球面时的回程误差影响,从物像共轭关系角度解释了近焦点位置回程误差较大的原因,比对分析了标准球面透镜的透射波前与斜率对回程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在设计标准球面透镜时需注意的几何特性关系,以及使用标准球面透镜时易产生的误差和相应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62.
决定球面稳定同伦群是同伦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同时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之一.Adams谱序觌是其计算的最有效的工具.在本文,令p>5为素数,A表示模p的Steenrod代数.我们利用Adams谱序列和May谱序列证明了,在球面稳定同伦群π*S中,存在一族在Adams谱序列中由b0g0γs∈Exts+4,sp2q+(s+1)pq+sq+s-3A(ZpZp)所表示的新的非平凡元素,其中q=2(p-1),3≤s相似文献   
63.
决定球面稳定同伦群是同伦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非常重要的.该文证明:球面稳定同伦元素α1β1βs是一个阶为p的非平凡元素,其中p≥5是任意奇素数,1≤s相似文献   
64.
设$p\geq 7$素数,$A$为模$p$的Steenrod代数. 我们利用Adams谱序列证明了球面稳定同伦群$\pi_{\ast}S$中,存在由$b_1g_0\tilde{\gamma}_{s}\in Ext_A^{s+4,(s+1)p^2q+spq+sq+s-3}(Z_p,Z_p)$所表示的新的非平凡元素族,其中$q=2(p-1)$, $3\leq s相似文献   
65.
付宇璠  周东方  张毅  吕大龙  张德伟  许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3):033006-1-033006-6
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光程差原理设计的紧凑宽带Rotman透镜波束赋形网络,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天线阵列多波束实现。首先,详细介绍了Rotman透镜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二等分功分器替代传统的单端口馈电模式,产生高定向波束,降低相邻端口处的能量损失以及透镜内部能量的散射;最后利用切比雪夫多枝节匹配变换器,优化原有的锥形阵列输出端口,在保证宽频带的条件下,缩短原有匹配端口尺寸,使得透镜整体尺寸减少20%,实现了Rotman透镜的紧凑性。改进模型的实测结果表明,该透镜工作频带为16.5~33.8 GHz,其中在17.2~32 GHz,S11优于15 dB,扫描角度为±30°。该透镜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地为相邻阵元提供稳定的相位差信号,很好地实现5G毫米波阵列多波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
胡嫁琪  李震宇  王祖鑫  尚玉平  王思豪  廖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0):103005-1-103005-11
通过传输型超表面透镜与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集成设计,提出了一种兼具透射波前变换与带外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特性的微波复合材料设计方法。透镜采用亚波长分布的周期性单元,由梯度相位补偿对透射波进行调节,进而获得平面波前与球面波前之间的互易变换。并且,使用透镜在波前变换频带以外低频端的反射特征,结合单个有耗层设计,构造了电路模拟吸波器。选用一副缝隙耦合馈电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作为初级馈源天线,观察到复合材料的波前变换特性可在宽频带范围内产生主瓣增益增强效果。与透镜相比,电路模拟吸波器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针对TE与TM极化分别可在130.68%与155.11%的频率范围内获得雷达散射截面减缩效果。通过全波模拟和实验测量,验证了辐射增益增强与雷达散射截面减缩效果,表明了复合材料吸聚一体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杨旭  耿超  李小阳  李枫  姜佳丽  李斌成  李新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8):081005-1-081005-11
光学相控阵光束扫描技术在激光雷达、空间光通信和光开关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可以通过微透镜阵列间μm量级的相对位移同时对多个出射光束的二维倾斜相位进行调制,从而实现大角度二维光束扫描,具有出射口径大、结构简单、体积小、微惯性、多功能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的扫描原理,之后对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应用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吕洪发  王惠南 《光子学报》2006,35(12):1846-1849
根据1/2波节自聚焦(GRIN)透镜中光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测量微小角位移的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光线传输和几何关系的理论分析,推导了待测角位移与光耦合效率之间的传递函数.针对模型对测量范围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拓宽测量范围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测量范围宽,而且测量准确度高,线性度好.  相似文献   
69.
王中林 《物理实验》2012,(10):32-34,38
基于迈克耳孙干涉仪,利用自动图像处理技术及零件移动距离光学测量技术,构建多功能干涉测量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够测量光源波长、光学球面半径、检测光学面形.  相似文献   
70.
陈潇潇  李斌成  杨亚培 《物理学报》2006,55(9):4673-4678
推导了调制的平顶光束激励下基于Fresnel衍射积分的表面热透镜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平顶光束和高斯光束激励下样品内部温度场、表面形变场和探测光衍射信号的径向分布,分析了影响表面热透镜信号的实验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探测位置,平顶光束激励下的表面热透镜系统比相同情况下高斯光束激励下的灵敏度高,最高时约2倍,更有利于薄膜吸收测量. 关键词: 表面热透镜 光学薄膜 平顶光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