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113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化学   46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289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该文主要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强调发展大规模的量子计算和实现强关联多体系统的量子模拟,是当前量子计算研究的主流。文章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硬件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聚焦于几个具有qubit可集成性的量子系统:量子点系统、超导约瑟夫森结系统、离子阱系统、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作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最主要的候选系统,上述方向的研究吸引了国际上研究量子计算的最主要的力量。我们调研了在这些系统中,在qubit表征、操控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进展,以及在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道路上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综述了腔内单原子的激光冷却、囚禁与操控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和结果及其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腔内单原子激光操控实验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腔内量子电动力学(腔内QED)效应、亚泊松光子统计、单原子激光、量子态制备、单光子源和量子信息处理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3.
微腔的谐振腔长度直接影响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发光特性,根据微腔器件的相关计算公式运用传输矩阵法,分别对微腔长度L=λ/2和L=λ(λ:中心波长)时,在微腔内不同位置激子复合发光的电致发光谱(EL)进行模拟计算和比较。发现:微腔长度为L=λ/2时,峰值均为520nm,半峰全宽均为17nm,激子处在微腔的中心位置时,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均为最大。L=λ时,激子在腔内不同位置时,峰值均为520nm,半峰全宽均12nm,在腔的中心区域时,与L=λ/2时正好相反,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最小。分析后判断是因为两种长度的微腔内电场强度分布不同,激子位于腔内电场的最大值处发光性能最好。说明要制作出高效率的MOLED,要区别不同谐振腔长度,并使激子处于腔内电场最大处。  相似文献   
964.
双间隙耦合腔电子电导的理论与计算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传禄  丁耀根  王勇 《物理学报》2011,60(12):128401-128401
在速调管双间隙耦合谐振腔中,电子与每个间隙的电场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在两个间隙上体现出不同的电子负载效应.传统的电子电导计算模型,只能从整体上而无法在每个间隙上考虑这个效应.基于空间电荷波理论,建立了双间隙耦合腔中单个间隙电子电导的理论模型,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利用三维粒子模拟工具进行了仿真研究,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相符.与传统的电子电导模型相比,该理论模型能反映出双间隙耦合腔中每个间隙的电子负载效应.利用该模型能更加深入和准确地进行间隙注波互作用的研究以及耦合腔中模式稳定性的分析. 关键词: 双间隙耦合腔 空间电荷波理论 电子电导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965.
提出将光谱吸收型传感技术和Ring-down光学谐振腔理论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将吸收光强与气体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与Ring-down光学谐振腔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Ring-down光学谐振腔理论的光学瓦斯(甲烷)气体传感器气体吸收腔,以解决传统瓦斯传感器因为气体的谱宽很窄而难以提高微弱信号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6.
利用Langmuir - Blodgett技术和溶胶-凝胶(sol -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有序的纳米金/氧化锌(nano-Au/ZnO)球腔阵列,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nano-Au/ZnO球腔阵列的形貌.该阵列的循环伏安曲线具有微电极特性.将辣根过氧化酶(HRP)直接固定于nano-Au/ZnO...  相似文献   
967.
金刚石压腔是一种在实验室被频繁使用的高压产生装置,它在高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金刚石压腔内传压介质只能提供非静水压环境时,利用传统的红宝石荧光光谱测压方法将很难准确测量样品压强,这也是目前超高压实验面临的普遍困难。若有一种兼具“传压”和“测压”双重功能的物质,根据“相邻位置、相近压强”原则,将能够解决在非静水压环境中测不准样品压强问题。显然,探寻兼具“传压”和“测压”双重功能的物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将红宝石微粒与离子液体[C4mim][BF4]装入金刚石压腔,然后利用金刚石压腔压缩[C4mim][BF4]使其提供高压环境,同时采集红宝石的荧光光谱及其附近[C4mim][BF4]的拉曼光谱。通过分析红宝石特征荧光峰R1的峰位,得到了[C4mim][BF4]在加压过程中提供的一系列高压环境的压强值。通过分析红宝石特征荧光峰R1的峰宽,发现[C4mim][BF4]在0~6.26和6.26~21.43 GPa两个压强范围内可分别提供静水压环境和准静水压环境,表明[C4mim][BF4]在0~21.43 GPa范围内可以作为传压介质使用。此外,还发现[C4mim][BF4]在0~2.28,2.28~6.26,6.26~14.39和14.39~21.43 GPa四个压强范围内分别为“液相Ⅰ”、“液相Ⅱ”、“非晶相Ⅰ”和“非晶相Ⅱ”。通过分析[C4mim][BF4]中特征拉曼峰ν(B-F)ν(ring)的峰位,发现在[C4mim][BF4]四个相态内ν(B-F)ν(ring)的峰位随压强增加均满足线性变化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压强与峰位关系函数,这些函数是[C4mim][BF4]用作压标物质的重要依据。综上所述,[C4mim][BF4]不仅具有“传压”功能,同时还具有“测压”功能,可同时用作“传压介质”和“压标物质”。研究结果为在非静水压环境中准确测量样品压强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超高压条件下样品压强测量不准确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68.
黄安楠  张震  傅波  张勇斌 《应用声学》2022,41(1):103-111
为了提高射流电解加工小孔的效率及质量,提出了一种压电超声波换能器配合锥形电解液腔室的装置,将超声波引入电解液中,对射流电解加工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搭建了超声辅助射流电解加工装置,分析了其加工原理。对模型进行了声场仿真和射流电解加工仿真,初步验证了超声辅助效果。实验验证了超声波对射流电解加工的加工速率、小孔形状的辅助效果,结果表明:在多组NaNO3电解液浓度、液压泵转速条件下,1.5 min内超声波对射流电解加工的加工速率可提高9%~15%;同时超声波对射流电解加工的过切现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69.
近年来,铷原子频标研究取得长足进展,频率稳定度达到10-13τ-1/2量级.为进一步改善铷频标稳定度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高信噪比物理系统.物理系统中的腔泡组件采用微波场磁力线与量子化轴方向高度平行的开槽管式微波腔,滤光泡和吸收泡独立控温.抽运光源采用了光学滤光和同位素滤光双重滤光方案.本文实测了背景光电流I0和鉴频斜率Kd,结果分别为95 μA和7.7 nA/Hz,在此基础上计算物理系统的散弹噪声极限稳定度为7.5×10-14τ-1/2.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锁频环路的电子学噪声得到有效控制,铷频标的频率稳定度突破1×10-13τ-1/2,进入10-14τ-1/2量级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0.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电感花瓣形磁绝缘传输线的冷腔特性。该传输线构型的横向剖面的真空部分由12个类似花瓣形状的周期组成,而每个周期又由平行板和同轴圆弧两种基本传输线构型组成。该构型的整体轮廓有效增加了电极面积,使得传输线的电感大大降低,从而实现使用单层磁绝缘传输线即可获得较低的阻抗,规避了多层汇流结构带来的复杂的PHC结构和磁零位区损失问题。首先,分别计算出两种基本构型单元的电磁场分布、电感、电容和阻抗;而后,再整体计算分析出花瓣形磁绝缘传输线的电磁特性参数;同时,还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该传输线的冷腔特性,获得了该传输线的阻抗值及电磁场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