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化学   50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20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三维纺织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XL30 ESEM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和磨屑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当pv值低于63 N*m/s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高,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当pv值大于63 N*m/s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明显降低,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在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2.
氨基聚硅氧烷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将带有N-(β-氨乙基)-γ-氨丙基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了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研究了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基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形态与性能主要依赖于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基含量,在环氧树脂中引入适宜氨基含量的氨基聚硅氧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模量,提高其柔性,并可明显改善环氧树脂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93.
FTIR法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双酚S环氧树脂和甲溴双酚A环氧树脂分别与二胺基二苯砜在恒温条件下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得出了各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4.
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半硅氧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水平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章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以及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合成方法。倍半硅氧烷改性聚合物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文章综述了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5.
以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了以三聚体为主的聚酰胺酸齐聚物(PAA-n)。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PAA-n作为环氧树脂的反应性改性剂,研究了PAA-n改性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与环氧树脂有很好的化学反应性和相容性,在合适的配比和固化机制下,改性后树脂体系的热性能有所改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6.
采用戊二酸酐为固化剂,乙酰丙酮锌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可回收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固化剂及催化剂含量对树脂结构、热学及动态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树脂组成的优化设计.基于酯交换反应的热可逆性,制备的vitrimer树脂通过物理热压方法可实现良好回收,力学强度保持率可达80%.采用RTM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织物增强vitrimer树脂复合材料表现出与传统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当的力学性能,并且通过醇类溶剂热降解树脂的方法,可实现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高效无损回收,回收率近100%.  相似文献   
197.
分别将肉桂酸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进行酰氯化,与环氧树脂先驱聚合物(BP-AN)发生官能化反应,合成以肉桂酸酯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为侧基的两种感光高分子(BP-AN-H和BP-AN-C8),然后合成了两种感光分子,对苯二酚双肉桂酸酯和对苯二酚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利用1H-NMR、FTIR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对应感光高分子与感光分子按不同比例掺杂,利用线性偏振光聚合(LPP)技术制备光定向层,组装成液晶盒.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液晶盒的定向效果,并测定其透过率-旋转角曲线.发现在一定的掺杂比例以下,增大掺杂感光分子的比例能够提高体系的定向效果,而且掺杂对苯二酚双对正辛氧基肉桂酸酯对定向能力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8.
对苯二酚为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作显影剂、抑制剂、抗氧化剂和合成染料的原料等,同时也是具有较大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和化工过程中,痕量对苯二酚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痕量对苯二酚常用分光光度法[1]、荧光分析[2]、液相色谱[3]等方法检测。由于对苯二酚在普通电  相似文献   
199.
利用生物来源的二聚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二聚酸酰肼和二聚酸酰腙两种衍生物,并进一步以其作为环氧E-44树脂固化剂,得到了新型的含动态共价连接的热固性环氧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多种测试手段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以及固化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详细表征,特别研究了动态亚胺键对热固性环氧树脂性能的独特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环氧树脂相比,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有更好的韧性,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没有明显下降。在升温和加压的条件下,酸可催化亚胺键的动态交换反应,赋予传统环氧树脂以全新的可修复、可回收与可多次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00.
环氧—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