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化学   375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897篇
综合类   124篇
数学   891篇
物理学   293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imed at the internal short circuit problem due to large deformation of the prismatic lithium-ion battery cell under impact loadings, a simplified battery model was first established. Then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based on the membrane factor method were proposed.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and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on the normalized final deflection, impac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otion equations involving the membrane factor can reflect the dynamic response mechanisms of the prismatic battery cell under impact loadings, and the large deflection under high-speed impact can be predi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the deflection of the battery cell’s lower part decreases obviously. However,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expands with the face-sheet thickness. The deflection and the densification region of the cell’s lower part both increase with the inner core density of the battery. This proposed impact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dynamic design of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82.
为了更加准确评估管制员工作状态,针对管制员认知能力评估问题,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睡眠规律的分析方法.首先归纳了评价睡眠规律的主要因素,并采用PVT反应时间量化管制员的认知能力水平;然后根据先验知识构建了贝叶斯网络模型,在实验统计与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条件概率表CPT,参数学习更新,并计算相关系数确定了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预测了管制员认知水平,验证了评估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睡眠规律对管制员值班前的认知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增强了人员岗前管理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3.
考察了外在的机械运动诱导的放射性核素111In的电子俘获衰变和32P的β衰变速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地球北半球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周离心运动中(半径8 cm, 2000 r/min), 111In电子俘获衰变的半衰期比文献值(2.83 d)分别降低2.83%和增加1.77%, 32P的β衰变的半衰期比文献值(14.29 d)分别降低3.78%和增加1.75%; 当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周运动的转速增加为4000 r/min时, 111In的半衰期分别降低11.31%和增加6.36%, 32P的半衰期分别降低10.08%和增加4.34%. 当外在机械运动作用取消后, 放射性核素111In和32P的衰变速率均分别恢复到正常文献值. 发现外在圆周运动依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明显增加和降低111In和32P衰变过程的衰变速率, 并且其效应随圆周离心运动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这些结果可能起因于不对称的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84.
以含铈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磁场对含稀土铝锂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从断裂特征及微观组织两方面分析了磁场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未加磁场时,合金的断裂特征以理断裂为主;扁平晶粒厚度不匀,在磁场作用下,此合金的断裂特征与微观组织发生明显改观,随磁感应强度增强,合金主断裂面上准解理断裂特征减弱,同时二次裂纹增多,分层比较升高;扁平晶粒厚度变薄,尺寸趋于均匀。用少体物理理论,探讨了磁场对含稀土合金原子扩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在磁场中的行为及其局域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大尺度大气运动方程组出发,讨论了定常外源强迫下大气系统的长期行为。建立了基本的泛函空间和算子方程,证明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整体吸收集以及其中的不变点集的存在性。揭示了系统向外源的非线性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86.
直接法ZSM-5沸石分子筛骨架铝的迁脱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7.
一、引言同系线性规律可以表示为:P=a+bF(N)其中P是同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a、b 是常数,F(N)是同系线性函数,N=n+t,n 是同系序数,t 是端基当量。人们在探求 F(N)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最近的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88.
本发明涉及用于非接触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一个探测器,从被测物体上的一个受测点辐射的电磁辐射可以利用成像光学器件成象于其上。它还具有一个瞄准装置,用来识别被测物体上的受测点的位置和/或尺寸,该瞄准装置包含用来提供至少两个瞄准光束的光源,其中,在一个经济和可靠的实施例中,为各瞄准光束的生成提供一个独立的光源。  相似文献   
89.
在“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中讲透高聚物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分子链的柔性、聚合物独有的熵弹性、显著的粘弹性、特有的描述链段运动的WLF方程,可能实现的大尺寸取向和小尺寸解取向、银纹、单链凝聚态、折叠链片晶和伸直链晶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高分子溶液特性和高聚物熔体的弹性行为等的讨论,希望能突出“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中高聚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从药用植物半夏的块茎鲜汁中提取的半夏凝集素(PTL),易化小鼠运动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ACh)量子释放,可在人工脂双层形成阳离子通道。本文报道了它对运动神经末梢膜电流的作用。 实验进行于小鼠肋间神经胸三角肌标本,利用神经周膜(perineurium)下记录,观察PTL对神经末梢前区的钠流、来源于神经末梢的三种钾流和两种钙流的影响,结果发现,PTL增大电压依赖快钙(I_(Ca),+),钠(I_(Na))和依Ca~(2+)钾流(I_K,Ca);而对电压依赖快(I_K,f)、慢(I_K,s)钾流却均无可见影响。作用是不可逆的,但PTL的专一结合糖-甘露聚糖可使之逆转。PTL这些作用的总合效应将促进Ca~(2+)内流,提高[Ca]_i,从而易化神经递质释放。据我们所知,这是凝集素影响哺乳类动物运动神经末梢膜电流的第一个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