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0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4107篇
化学   5263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982篇
综合类   369篇
数学   3177篇
物理学   623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701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95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张芷芬  李承治 《数学进展》1997,26(5):445-460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两个鞍点和一个中心的通用二次哈密尔顿向量场在二次扰动下的三参数开折,证明极限环的最小上界为2。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5种新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醛化合物的NMR谱,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干涉场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继宗  魏跃林 《光学学报》1989,9(12):072-1077
本文应用光学全息术及傅里叶光学的理论对计算全息图干涉检测非球面面形的光路及干涉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其干涉场为不定域干涉的观点,并在实验中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谢元富 《数学学报》1989,32(6):721-726
本文研究了 J.E.Dennis 和 R.B.Schnabel 提出的导出 BFGS 和 DFP的变分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交分模型,它比前者更合理.并从该变分模型导出了一个新的拟牛顿公式.利用 R.Byrd,Y.Yuan 和 J.Nocedal[1987]的结果,我们知道该公式是全局超线性收敛的.  相似文献   
16.
为完成快速、精确的外观轮廓度量,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级精度分光路双频干涉度量系统。系统由低频差双频激光干涉度量模块和微探头及二维工作台两部分组成。微探针以轻敲式接近样品至几十纳米时,受原子力作用发生偏转,利用双频干涉模块度量其纵向偏转量,并对样品进行梳状式度量得到外观形貌。根据双频激光的实际光源,对原有双频干涉度量理论进行了改进提高。进行了系统组建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纳米级精度,可用于超精样品外观轮廓度量。  相似文献   
17.
张赫  王琳  何多慧 《中国物理 C》2006,30(Z1):138-140
介绍了一组合肥光源新高亮度模式的Lattice. 新的设计维持了储存环上所有元件和光束线位置不变,也没有加入新的元件. 取得了较低发射度. 所有直线节处的垂直方向β函数值都很小,适合插入件的运行. 跟踪计算表明新Lattice具有足够大的动力学孔径用于注入和储存粒子.  相似文献   
18.
樊恽 《中国科学A辑》1991,34(4):355-364
本文对特征P的基域F引入适当的Galois群T,讨论p置换模的Green环的Conlon比析在Galois群T作用下的动态,证明了在T作用下p置换模的Green环的不动点集重合于置换模的Green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有关周期环结构的一些结果,而使文献[1]中的所有定理都可以做为本文结果的直接结论。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来,人们对光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很多有智之士。光的波动说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光的本性问题,在1637年提出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儿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他的这两种假说为17世纪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17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Grimaldi,1618~1663)首先注意到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