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335篇
化学   326篇
晶体学   218篇
力学   227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12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陆爱江  潘必才 《物理》2004,33(12):878-881
文章在紧束缚势模型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非手性单壁碳纳米管上单原子空位缺陷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计算表明,单原子空位缺陷会自发地形成5-1DB型缺陷,且该缺陷的局域结构和形成能强烈地依赖于碳纳米管的尺寸、旋度和电学性质.同时作者发现这类缺陷在费米能级以上约0.2eV处产生局域的电子态.  相似文献   
8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N2分压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ZrN/WN纳米多层膜.借助慢正电子湮没技术分析了样品的缺陷性质,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多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N2分压为0.4Pa的多层膜具有最小的空位型缺陷浓度,其中心层和膜基结合层的平均S参数分别为0.4402和0.4641,而较低或较高的N2分压都可能导致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增加.随着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减小,多层膜的硬度和临界载荷增大.对于空位型缺陷浓度最小的多层膜,其硬度和临界载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8GPa和100mN,说明较低的缺陷浓度有利于提高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ZrN/WN纳米多层膜 缺陷性质 力学性能 慢正电子湮没  相似文献   
83.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oth Pb and S vacancy defects in PbS(1^-00)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with the plane-wave pseudopotenti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nsity of states (DOS) near the top of the valence band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on band is significantly modified by these defects. Our calculation indicates that in the case of S vacancy defects the Fermi energy shifts to the conduction band making it as an n-type PbS (donor). However, in the case of Pb vacancy, because of the appreciable change of the DOS, the system acts as a p-type PbS (accepter).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al relaxation shows that the defect leads to outward relaxation of the nearest-neighbouring atoms and inward relaxation of the next-nearest neighbouring atoms.  相似文献   
84.
一维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征  王涛 《光子学报》2007,36(12):2243-2247
利用周期结构的布洛赫定理推导了一维无限光子晶体缺陷模方程,研究了缺陷模的偏振特性,以及在不同入射角和缺陷层厚度下缺陷模位置的变化.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有限周期数光子晶体也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应一维无限光子晶体和有限周期数光子晶体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通过比较这两者的数值结果得出了缺陷模随入射角和缺陷层厚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5.
一维光子晶体缺陷模偏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刘启能 《光子学报》2007,36(8):1431-1434
利用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率公式,计算出一维光子晶体掺杂后TE波和TM波缺陷模的波长随入射角的响应曲线、缺陷模透射峰随入射角的响应曲线、缺陷模透射峰随入射波长的响应曲线.研究发现,TE波和TM波的缺陷模透射峰均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向短波方向移动;TE波缺陷模透射峰的半高宽度(FWHM)和峰值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而TM波缺陷模透射峰的半高宽度(FWHM)和峰值确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加;对TM波其波长为λ0的缺陷模也存在明显的“广义布儒斯特角”现象, TE波的缺陷模不存在“广义布儒斯特角”现象.  相似文献   
86.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系列Nd0.67Sr0.33MnOy(y=3.00-2.80)多晶样品.样品输运性质表现出自旋相关电致电阻特征.对氧含量等于化学计量样品,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电阻不随负载电流变化,I-V曲线符合线性欧姆定律.对氧含量低于化学计量样品,当高于某一特征温度时,电阻变化符合线性欧姆定律;但低于这一特征温度时,电阻大小与负载电流有关,I-V曲线偏离线性规律;在绝缘体-导体相转变点附近,样品电阻随负载电流增大而迅速减小,表现出巨大电致电阻效应.对于y=2.85样品,当电流从1μA增加到30μA时,电致电阻接近80%.这种自旋相关的电致电阻行为与氧含量和界面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7.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首次研制成功人造骨髓,可以在试管中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红细胞和白细胞。此项科研成果对于研究抗癌药物、简化药物检测、研究免疫系统缺陷以及输血用血液的不间断供应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8.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and copper are studied by the molecular dynamics incipient yield surface of nanoporous single crystal (MD) method. The problem is modeled by a periodic unit cell subject to multi-axial loading. The loading induced defect evolution is explored. The incipient yield surfaces are found to be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ic. For a given void volume fraction, apparent size effects in the yield surface are predicted: the smaller behaves stronger.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defects (i.e., dislocation and stacking faults) is insensitive to the model size and void volume fraction. However, it is loading path dependent. Squared prismatic dislocation loops dominate the incipient yielding under hydrostatic tension while stacking-faults are the primary defects for hydrostatic compression and uniaxial tension/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89.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头算程序对MgO表面 3种不同配位位置吸附Cl2 的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 (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的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吸附Cl2的可能构型进行能带计算 ,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组成和成键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 :MgO表面吸附Cl2 将更趋向于吸附在O原子上而非Mg原子上 ,而且在 3种配位中MgO表面三配位氧最有利于吸附Cl2 ;吸附时 ,电子从O原子转移到Cl2 分子的反键轨道 ,但是各种吸附构型的MgO表面对Cl2 的吸附作用均比较微弱 ,是典型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