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5篇
  免费   1613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化学   2141篇
晶体学   307篇
力学   479篇
综合类   187篇
数学   97篇
物理学   426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提出用两个热流变简单粘弹体的并联体系作为两相聚合物的粘弹模型,将先前的动态力学温度谱分析方法推广到两相聚合物中去.运用这种新方法从动态力学数据求出了PET/70PHB共聚物的双活化能,其中150℃左右的转变活化能为71.9kcal/mol,70℃左右的转变活化能为117.5koal/mol,这一数值与文献上PET/60PHB这个转变的活化能120kcal/mol相接近.文中还计算了共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10s应力松弛模量,所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2.
N-(α-Alkoxyalkyl)benzotriazoles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condensation of benzotriazole with various aldehydes and alcohols catalyzed by acidic ionic liquid [hmim]HSO4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yield was up to 99%. This novel method was effective when triethoxymethane was utilized instead of alcohols. Moreover, acidic ionic liquid could be reused easily with no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its cata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3.
对于烷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机理, 通常认为与酯类的热解反应相类似。Maccoll和Nagra通过对该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认为两者存在不同。差异之一, 烷基乙酰胺存在两种可能的热解途径【参见本文(129页)前述反应方程(1),(2)】。而在酯类热解反应中(2)的活化能过高, 且四元环过渡态极不稳定。差异之二, 极性溶剂(比如乙酸)对酰胺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而对酯类等气相热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此, 我们用MINDO/3分子轨道法对乙基乙酰胺的初始热解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用能量梯度法对此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和生成物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如图1所示)用极小能量途径法分别寻找反应(1)和反应(2)的初始过渡态, 继而用Powell法全优化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计算所得的过渡态TS1、TS2和TS3分别见图2a, 图3a和图4a。为了确证这些过渡态, 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过渡态的力常数矩阵的诸本征值中均只有一个负值, 且虚振动模式展示了走向各自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趋势, (如图2b,图3b和图4b所示)。它们的总能量及反应(1)和反应(2)的活化能列于表1. 对整个热解反应(1)作了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分析, 反应历程见图5所示. 与IRC相应的总能偶极矩以及部分关键的键长和原子净电荷变化一并列于表2.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在乙基乙酰胺的初始反应中主反应即反应(1)与酯类反应相类似, ...  相似文献   
134.
以红外光谱法为主要手段,原位“跟踪”测定铁(Ⅲ)与乙二酸形成的配合物Na3Fe(C2O4)3.5H2O的热解过程,分析了气、固相热解产物。并以色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定性、定量地验证其结果。测定了该配合物快原子轰击质谱,提出了断裂规律。铁的二元羧酸配合物的质谱尚属首见。  相似文献   
135.
考察了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系统中热解室的存在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及气固流动状况的影响。提升管的内径100 mm、高6 m,立管的内径44 mm、高3 m,热解室的截面积200 mm×200 mm、高770 mm。结果表明,随着提升管内表观气速Ur的增加,有无热解室立管内均为负压差流动,负压差梯度随着Ur的增加而减小。有热解室时,热解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料位高度,整个立管内固体颗粒的流动为负压差移动床流动;没有热解室时,立管内为稀相流动和移动床流动同时存在,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随Ur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两种类型的立管内负压差梯度均随之增大,也存在着流动形态的差别。循环量Gs的增加会引起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的降低。立管内气固相对滑移速度也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高聚物TenaxTA动态吸附,一级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联用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优化了热解吸温度和热解吸时间,建立了苯、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正十一烷等8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外标定量曲线,各化合物线性范围为103,相关系数R为0.9983~0.9999,最低检出浓度可达2×10-4mg/m3;考察了方法的重复性、热解吸率和残留率,并分析了实际空气样品。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用Tl(I)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Tl^3^+-H2O2-Fe^2^+体系的反应参数, 据此计算了该体系的反应级数, 得到了反应速率方程式, 对该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并用稳态处理法对所提出机理进行验证, 其结论与实验所得速率方程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38.
制备了具有Anderson结构的铁钼杂多酸稀土盐,经元素组成分析、TG和ICP确定其通式为Ln[FeMo6O24H6](Ln^3 =La,Ce,Pr,Nd,Sm,Gd,Dy,Yb).采用IR,UV,^95Mo-NMR,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在IR光谱图上呈现出羟基和H2O的两个振动谱带,并进行了归属,表明此类杂多酸稀土盐属Anderson结构B型.借鉴TG-DTA、不同温度下的IR和XRD及水溶性实验对Ln[FeMo6O24H6]和(NH4)3[FeMo6O24H6]的热解性质研究表明,此类杂多酸稀土盐的分解温度为350~400℃.比母体酸盐的热稳定性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39.
(Nd1-xYx)3Fe27.31Ti1.69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Nd1-xYx)3Fe27.31Ti1.69(0≤x≤0.6)系列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这些化合物均为Nd3(Fe,Ti)29型结构,A2/m空间群.化合物晶胞体积随Y含量增加而单调减少,居里温度Tc随Y含量增加略有降低,说明化合物的居里温度主要由Fe-Fe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所决定.温度为5K时,饱和磁化强度Ms随Y含量的增加而单调降低,与一个简单的稀释模型预期结果一致.所得化合物在低温下均发生自旋重取向,自旋重取向温度Tsr随Y含量增加而单调降低,从x=0时的232K减小到x=0.6时的121K.基于磁晶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确定了所得化合物的自旋相图.  相似文献   
140.
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高居里温度的Nd-Co-Fe-Ga-B永磁材料。Nd-Fe-B永磁材料居里温度从312℃提高到450~500℃;内禀矫顽力_iH_c可达716~955kA/m;最大磁能积(BH)max=223~262kJ/m~3。用穆斯堡尔效应等方法研究Nd_(16)Co_(16)Fe_(61-x)Ga_xB_7样品的结果表明:在x=2时,Ga原子主要占据j_2晶位;x>2时,除j_2外,K_2、j_1、K_1三个晶位均有一定的占据几率。X射线衍射实验证实,此合金在x=2处,四方相的点阵常数a值最大,而c值随x的增大(由1到7)呈线性增加。从磁测量结果发现,在x=2处,内禀矫顽力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