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6篇
  免费   2716篇
  国内免费   3936篇
化学   6111篇
晶体学   845篇
力学   967篇
综合类   247篇
数学   330篇
物理学   644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783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测定了双(对甲基磺酸)2,4-己二炔-1,6-二醇酯(TS)及其不同聚合程度TS-PTS混合体和完全聚合的聚合物PTS在100-300K温度范围内的热刺激电流。在沿分子堆砌方向上(对PTS则是大分子链方向)上观察到了它们的热刺激电流,并在相应于它们相变152K和192K处呈现热刺激电流峰。研究了聚合程度对相变的影响,绘制了TS-PTS体系的相图。对另三个热刺激电流峰的归属作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2.
王玮  李来明 《分析化学》1992,20(7):769-773
在280~320K的温度范围内考察了3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的红外光谱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凝聚胶-液晶相转变温度为300K。在300K以下的凝聚胶相,分子的极性头部基团处于高度“固定”的状态,分子的碳氢链以有序的相互平行方式排列,极性头与碳氢链之间有一定的倾斜角。在300K以上的液晶相,极性头内部CH_3-(N~+)基团以及整个极性头与碳氢链之间发生了旋转,碳氢链变为以六方亚晶胞填充形式存在,旦扭曲式构象异构体数量显著增多,极性头与碳氢链之间已不存在倾斜角,分子的亲水极性头和疏水碳氢链部分都处于“融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3.
热缓冲剂对稀土贮氢合金吸氢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粉作为热缓冲剂添加到稀土贮氢合金粉中,应用动力学机理函数计算机拟合的方法,研究了ML(NiCoMnAlCu)5和Mm(NiCoMnAlCu)5(ML为富镧混合稀土金属,Mm为富铈混合稀土金属)在α+β相区恒温吸氢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铜粉与贮氢合金粉达到一定比例时,能够消除热传导对吸氢动力学的影响.富铈稀土合金和富镧稀土合金吸氢均受氢在β相的内扩散控制,合金中随La/Ce比例的减小,吸氢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64.
提出了控制电位电解和恒电流电解两类电解沉积的压电频移分析法测定的理论公式,用实验结果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5.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是高效处理石油焦的有效方法,作者对选用的石油焦和煤不同配比的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使用常压高温热天平研究、分析了各配比混合燃料的热解特性和燃烧特性。并根据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各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即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0。结果表明,各混合燃料热解起始温度大致相同,随煤焦比减小,挥发分析出速率变缓,最大释放速度所对应的温度升高,最终失重率减小,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减小;随煤焦比增大,混合燃料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逐渐降低,最大燃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随煤焦比减小,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166.
六氰合铁酸铜钴在蜡浸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沉积的混合金属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针对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不稳定性,采用混合金属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所得到的修饰电极在 pH 4~10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响应时间(t95%)为 0.5s,并对Fe3+/Fe2+电对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氧化峰电流与Fe2+的浓度在1.0×10-4~6.5×10-2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1.4×10-6mol/L。  相似文献   
167.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的结晶过程和液晶化过程的非等温相转变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Jeziorny方法处理数据得到了表征聚合物非等温相转变动力参数Zc,Gc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下聚合物的相转变过程基本上符事Jeziorny结论,但两种相转变的成核与生长方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8.
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工作用核磁共振(~(13)C-NMR)、示差扫描量热(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研究了将丙烯、乙烯单体两步分段共聚、预期为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物(简称为聚丙烯-聚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结果表明,在嵌段共聚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能为正庚烷抽提出来的乙丙无规共聚物(EPR);分段共聚的产物并非预想的PP-b-PE两嵌段共聚物,而是含有多种组分的共混物;形态表征的结果表明了嵌段共聚物为多相体系,EPR和PE形成分散相以球形无规分布于PP基体中。  相似文献   
169.
从氨性柠檬酸溶液中电沉积Ni-Mo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含钼大于约27%(质量分数)Ni-Mo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蚀性,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其耐蚀性优于SUS304不锈钢[1].因此,人们对该种合金的电沉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4].对合金共沉积机理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一般认为,钼不能单独进行电沉积,但它可以同铁族元素共沉积[5].对钼与铁族元素的共沉积机理,人们已提出了几种假设.一般认为[3],钼可能是多步还原,即六价钼首先被电化学还原成低价钼化合物,而后由吸附在诱导金属(铁族元素)上的原子氢进一步还原成合金中的零价钼,为了进一步弄清Ni-Mo合金的共沉积机理,本…  相似文献   
170.
在Polanyi吸附势理论基础上,结合程序升温脱附曲线的测定,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吸附热的新方法,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原理,通过微机采样和数据处理,测定一条吸附热与覆盖度的曲线仅需1h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