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1039篇
化学   1862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100篇
综合类   176篇
数学   318篇
物理学   134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糖及其聚合物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它们的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 5]。本文考察Cu(II)在蔗糖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获得了一些重要信息。1 实验部分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蔗糖(北京化学试剂总厂)在343K时真空干燥6h。LiClO4(上海化学试剂总厂)在403K时减压干燥后保存在干燥器中。硝酸铜(北京化学试剂总厂)。所用溶液均采用重量法用二次蒸馏水配制。配好的溶液测定前用通过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的氮气来除氧。测定温度为298±1K。极谱和伏安测定在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LK98A型)上进行,该机由天津市兰力科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制…  相似文献   
82.
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涂敷型手性固定相上,对农药甲霜灵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对甲霜灵对映体的保留和分离的影响;对甲霜灵R、S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聚合物复合材料填充剂的表面性质及其分散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反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未处理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和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三种Al(OH)_3粉末的表面性质,并通过塑化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l(OH)_3填充聚丙烯体系的流变行为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Al(OH)_3的表面性质对其在聚丙烯介质中的分散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蛋白质变性机理与变性时的热力学参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雁  李向荣 《化学进展》2005,17(5):0-910
生物大分子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而对蛋白质变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刻揭示生命现象的机理.利用光谱学和热力学可以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蛋白质变性进行研究,并由此得到表征蛋白质变性的热力学参数.这对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折叠与伸展、变性机理、结构稳定性及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等问题具有很大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涉及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变性机理、在有变性剂存在下水溶液中的变性机理及在含有其它物质水溶液中的变性机理.用来表征蛋白质变性的热力学参数有热容、变性自由能、变性焓和变性熵等.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5.
经过两步反应,不经色层分离,制得了较纯净的2,9,16,23-四氨基铜酞菁和1,8,15,22-四氨基铜酞菁两种异构体,采用固相熔融催化法合成中间产物,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底物与金属盐的配比为4:1,加适量尿素做溶剂,提高反应产率,在生成产物的还原过程中,以DMF代替水做溶剂,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还原效率,对于产物的提纯,采取对中间产物高度提纯,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使还原充分有效,最后采取抽滤的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较纯的产物,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质谱表征的结果发现,两种异构体在其DMF溶液中都有二聚现象,而没有三聚或多聚现象,其分子上的氨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的结果表明,前上的氨基动力学稳定性较强,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其分子上的氨基有由动力学稳定态逐渐向热力学稳定态转化的趋势,最后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86.
The first thermodynamic dissociation constants of o-phthalic acid were determined at five temperatures from 278.15 to 318.15 K in 10, 14.93 and 20 wt% isopropanol-water solvent mixtures, by precise e. m. f. measurements of hydrogen-silver chlorld electrodes in cells without liquid junction. On the basis of Pitzer's theory, the method of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s of H_2P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xtrap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tended Debye-Huckel equ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both methods agree within experimental error. The dependence of the first thermodynamic dissociation constant on temperature was given as a func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T by the empirical equation: pK_1=A_0+A_1/T+A_2/T. The thermodynamic quantities of dissociation in the mixed solvent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硅钨杂多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抗艾滋病病毒、抗流感病毒和抗肿瘤的药物,引起了人们对多金属氧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大关注。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任何变化引起的构象变化都意味着蛋白质分子的活性改变,因此,蛋白质与内源性化合物及许多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 ̄3]。血红蛋白是动物及人体内执行输氧任务的蛋白质,是生命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血红蛋白分子中每条α链和β链含有的色氨酸(Trp)残基分别为α-14Trp、β-15Trp、β-37Trp。Alpert[4]等认为位于疏水腔内的β-37Trp是血红蛋白内源荧光的主要来源,同时β…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富镧混合稀土-镍储氢合金(MlNi5)与有机化合物(C6H6)组成的浆液体系的吸氢行为和吸氢热力学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10,20,30,40℃)下两个不同系统的吸氢压力-成分等温(PCT)曲线,并分别计算出气固系统和气固液系统吸氢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ΔH,ΔS。  相似文献   
89.
稀土元素在钢中的热力学参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综合报道了通过采用几种不同的高温金属溶液实验方法,研究所得到的稀土元素在金属溶液冶炼温度范围内分别与硫、氧、氧 硫、碳、氮、低熔点铜、磷、钛、铌、钒等重要元素相互作用规律及有关的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温度函数式,并简要地讨论了这些热力学参数在含稀土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1)和(3)与一系列氨基酸在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0),25.0~40.0℃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并与单-[6-(1-吡啶)-6-脱氧]-β-环糊精(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的氨基酸均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和客体氨基酸的尺寸或形状适合、疏水效应、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对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荷环糊精衍生物的吡啶基,作为一种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识别氨基酸生物分子的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L/D-型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了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